
主干單倍群類型
A*:Y染色體最古老的分支,只分布在非洲。
?
B-M60:只分布在非洲,如俾格米人。
?
C-M130:較早期到達東亞的人群,高頻于阿爾泰語系的蒙古、滿、哈薩克斯坦等族及澳大利亞土著等,漢人中通常占5 – 10%。?
D-M174:較早期到達東亞的人群,在西藏、日本等地占近一半,在漢族和南方少數民族也有較低比例分布。
?
E:非洲高頻,南歐及中東有一定分布,中國極少。
?
F*-M89(G至T的祖群):中國零星分布,個別少數民族高頻。
?
G:土耳其、高加索、哈薩克斯坦斯坦西部高頻,中國零星分布。
?
H:印度次大陸,中國極少。
?
I:主要分布在歐洲,北歐和巴爾干高頻,中國極少。
?
J:阿拉伯、猶太人等高頻,中國零星分布,回族中有一定比例。
?
K*-M9(L至T的祖群):中國零星分布,個別少數民族高頻。
?
L:西亞至南亞低頻分布。
?
M:新幾內亞土著和美拉尼西亞高頻。
?
N-M231:較晚期到達東亞的人群。阿爾泰語系、芬蘭人等中高頻分布,在中國廣泛分布,漢人中通常10%以下,部分少數民族中較高頻。
?
O-M175:較晚期到達東亞的人群,廣泛高頻分布于東亞,占漢族75%以上。
?
P*-M45(Q和R的祖群):較少見。
?
Q-M242:印第安人的絕大部分,北亞一些群體高頻,漢族2%左右。
?
R-M207:印歐語系的主要群體,高頻分布于歐洲至中亞、南亞,漢族占2%左右,中國部分少數民族較高分布。
?
S:新幾內亞土著和美拉尼西亞高頻。
?
T:印度、中東、地中海、東非等地較低頻分布。
?
B-M60:只分布在非洲,如俾格米人。
?
C-M130:較早期到達東亞的人群,高頻于阿爾泰語系的蒙古、滿、哈薩克斯坦等族及澳大利亞土著等,漢人中通常占5 – 10%。?
D-M174:較早期到達東亞的人群,在西藏、日本等地占近一半,在漢族和南方少數民族也有較低比例分布。
?
E:非洲高頻,南歐及中東有一定分布,中國極少。
?
F*-M89(G至T的祖群):中國零星分布,個別少數民族高頻。
?
G:土耳其、高加索、哈薩克斯坦斯坦西部高頻,中國零星分布。
?
H:印度次大陸,中國極少。
?
I:主要分布在歐洲,北歐和巴爾干高頻,中國極少。
?
J:阿拉伯、猶太人等高頻,中國零星分布,回族中有一定比例。
?
K*-M9(L至T的祖群):中國零星分布,個別少數民族高頻。
?
L:西亞至南亞低頻分布。
?
M:新幾內亞土著和美拉尼西亞高頻。
?
N-M231:較晚期到達東亞的人群。阿爾泰語系、芬蘭人等中高頻分布,在中國廣泛分布,漢人中通常10%以下,部分少數民族中較高頻。
?
O-M175:較晚期到達東亞的人群,廣泛高頻分布于東亞,占漢族75%以上。
?
P*-M45(Q和R的祖群):較少見。
?
Q-M242:印第安人的絕大部分,北亞一些群體高頻,漢族2%左右。
?
R-M207:印歐語系的主要群體,高頻分布于歐洲至中亞、南亞,漢族占2%左右,中國部分少數民族較高分布。
?
S:新幾內亞土著和美拉尼西亞高頻。
?
T:印度、中東、地中海、東非等地較低頻分布。
4 個回復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