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回族的起源與演化
全國范圍的大規模回族父系Y染色體調查為更準確地理解回族族源問題提供了詳實可靠的參考資料。首先,現代回族人群中確實有一定比例的歐亞西部和中東特有的Y染色體類型,平均約占到整個回族遺傳構成的30%。然而,由于回族長期以來與中國本土的民族特別是與漢族通婚,遺傳構成上大部分是來自中國本土的成分,例如東亞特有的且在漢族中極高頻分布的單倍群O占到回族基因庫的54.9%,大量的東亞本土人口在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后,經歷了宗教文化的轉變而成為回族。其次,雖然C、D、N和O這些東亞本土類型在各地回族中比例大致相當,但E、F、G、H、I、J、L、Q、R和T等外來單倍群在各回族人群中頻率差異較大,這印證了回族的來源極其復雜,是由中東、歐洲、中亞、南亞等地區的穆斯林或其他族群零散來到東亞,隨機融入中國的本土族群形成的。這一融合過程是有性別差異的,因為我們通過常染色體STR位點幾乎沒有在回族中看到西方遺傳成分,而西方成分在父系Y染色體上卻能占到30%,也就是證實了回族的“內娶不外嫁”,回族人群的形成主要源于回回男性與漢族等人群的女子通婚,經過漫長歷史時期的人群遺傳混合,現今的回族常染色體已看不到最初的外來遺傳成分,而Y染色體由于其不重組、穩定父系遺傳等特性就還可以檢測到。
附件:王傳超 2015年博士學位論文 第三章
附件:王傳超 2015年博士學位論文 第三章
39 個回復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azaz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我心我心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Alborz 、loveU 、WeGene_D4E28613 、WeGene_7DD8A968
贊同來自: Alborz 、WeGene_D4E28613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捷足先登86 、TanChuShu 、TangSen 、WeGene_043DA983 、WeGene_A631CDCC
贊同來自: WeGene_D4E28613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隱厄魯 、WeGene_DA61C5AB
贊同來自: pony24
贊同來自: 隱厄魯 、我心我心 、WeGene_D4E28613 、凰啵絔芯bis 、Halimai 、魚嚶繞梁 、WeChat_EEFEDE 、zzpzzp更多 ?
贊同來自: 匿名未知用戶 、未注冊用戶 、發條橙汁 、BOJITE
贊同來自: 匿名未知用戶 、未注冊用戶 、發條橙汁 、williamswong
贊同來自: 隱厄魯 、WeGene_67DFEE0B 、凰啵絔芯bis 、WeGene_7DD8A968 、WeGene_976CD7D8
贊同來自: 隱厄魯 、TanChuShu 、凰啵絔芯bis 、Halimai
贊同來自: 匿名未知用戶 、未注冊用戶 、發條橙汁 、元月十號
贊同來自: WeGene_D4E28613
然后測出來是這樣的結果 是證明原來是蒙古的嗎 不是很懂 請教一下
贊同來自: williamswong 、匿名未知用戶 、未注冊用戶 、發條橙汁 、WeGene_7DD8A968
贊同來自: 匿名未知用戶 、未注冊用戶 、發條橙汁
贊同來自: 衡岳臨湘 、mabaoyuan037 、我心我心 、WeGene_67DFEE0B
母系d4e2?和漢族無太大差別。不過常染色體缺有很多彝族納西族 維吾爾和柯爾克孜族基因。請問這合理嗎?家族是河北山東闖關東來的。另外底下還有我的其他平臺的祖源分析,煩請您閱讀解析。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WeGene_D4E28613
贊同來自: 小黑gg
贊同來自: 黑夜的卡斯帕爾 、williamswong 、匿名未知用戶 、未注冊用戶 、發條橙汁 、ChristianBale更多 ?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