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調研發現】“早鳥”和“夜貓”可不止是早睡晚睡的差異,現在轉型還來得及
菜哥 丨?2018年09月21日
正文開始之前,你可以先了解下:
?
1.?早鳥與夜貓是現代智人里作息習慣有明顯差異的2個群體,早鳥早睡早起、夜貓晚睡晚起,平均5個人里有1個早鳥、4個夜貓;
2.?早鳥與夜貓相比,傾向于體重處于正常范圍(BMI 18.5~25)、需要更少的睡眠時間(小于8小時)、不容易失眠、咖啡因攝入少、不抽煙。
?
好的,我們進入正題:
?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怪病,那就是“夜深了卻怎么也不舍得睡病“。
晚上不肯睡,持續興奮雞血滿滿的狀態也許并不能完全怪你。因為遺傳學研究發現“早鳥”(morning bird,習慣早睡早起)和“夜貓”(night owl,習慣晚睡晚起)人群之間有著潛在的遺傳差異,這些遺傳差異主要受一些晝夜節律相關的周期基因(period gene)的影響,如PER2、PER3、RGS16等。調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的相關研究還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圖2?晝夜節律與生理變化
?
你是“早鳥”還是“夜貓”?
?
為了深入研究“早鳥”和“夜貓”行為上的差異,我們曾經做過一個睡眠情況的調查:今天睡得好不好?,共收集到4,446份有效問卷(去除了在自我評估是“早鳥”還是“夜貓”上無法確定的),其中男性2,286人、女性2,160人。
?
讓我們來看看“早鳥”和“夜貓”都有哪些區別,Here we go~
圖3??早鳥和夜貓人數比例
?
在參與調查男女人數接近的情況下,早鳥比例接近20%,也就是說,人群里5個人里有4個夜貓和1個早鳥。
?
表1.?早鳥和夜貓人群特征
?
從年齡上來看,WeGene?用戶偏年輕,參與此次調查的多在30歲以下(55.46%),不同年齡段早鳥比例有明顯差異(卡方,p=5.40E-20),隨著年齡的增長,早鳥比例逐漸提高;從性別上看,女性比男性早鳥比例顯著稍高(p= 0.10,不顯著)。不同年齡與性別的早鳥比例規律與在美國人群的調查相似[1]。
?
圖4?早鳥和夜貓BMI分布
?
在身高體重指數(BMI)方面,早鳥和夜貓有明顯的差異(p=9.49E-139),早鳥里正常體重范圍(BMI 18.5~25)的人較多,而在極端體重(過輕或過重)的人群中比例更少。
?
早鳥睡眠需求小
圖5?早鳥和夜貓需要睡眠時間差異
?
在被問到“通常您需要多少時間的睡眠來保證白天的正常工作?”時,早鳥與夜貓相比,傾向于需要較少的睡眠時間(小于8小時)即可滿足日?;顒有枨螅∣R=1.66,p=1.85E-10)。
?
早鳥睡眠質量相對更高?
圖6?早鳥和夜貓睡眠情況
?
早鳥是否比夜貓睡眠質量更高呢?通過對“睡眠腳動癥”(OR=0.96)、“睡眠呼吸暫停癥”(OR=1.08)、“適宜溫度時睡覺出汗情況”(OR=0.87)、“吵鬧或干擾下是否能夠入睡”(OR=1.05)、“新環境第一晚是否能夠比較容易入睡”(OR=1.64)這五個問題的分析,我們發現在早鳥與夜貓比,在“睡眠腳動癥”和“適宜溫度時睡覺出汗情況”比例上低那么一丟丟,在“吵鬧或干擾下是否能夠入睡”、“新環境第一晚是否能夠比較容易入睡”的優勢上也并不明顯,五個方面都沒有顯著的差異(p值均不顯著)。
圖7?早鳥和夜貓夢游情況
?
在夢游情況這項調查中,有3位夜貓同學選擇了“幾乎每晚都會夢游”,想邀請他們回答下“幾乎每晚都會夢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類似的同學也可以交流補充下。
?
因為單個選項的人數較少,把選項分為“偶爾、經常或幾乎每晚”和“很少或幾乎沒有”兩組后檢驗,并未發現早鳥和夜貓明顯的差異(p=0.38)。
?
這樣看來,看起來早鳥和夜貓睡眠質量是差不多的?且慢,我們來看看大家對于失眠情況。
?
圖8?早鳥和夜貓失眠情況
?
參與調查的用戶中,有47.9%的人有失眠的情況,而其中早鳥(30.5%)相比夜貓(52.1%)更少出現睡不著失眠的情況,可以看出,早鳥更不容易失眠(OR=0.40,p=6.35E-28)。
?
單沖著失眠這一點,就很值得推薦大家早睡早起做一只“早鳥”。
?
咖啡因攝入少、不吸煙是早鳥的秘密?
圖9?早鳥和夜貓咖啡因攝入情況
圖10?早鳥和夜貓咖啡因攝入量分布
?
早鳥為啥能做到早睡早起呢,從咖啡因攝入和吸煙習慣上,或許能找到一些線索。
?
對于喝不喝含咖啡因飲料(如咖啡、茶、可樂、紅牛等)的問題,早鳥相對于夜貓更少喝(OR= 0.68,p=1.38E-06)、在選擇喝的時候也喝的更少(咖啡因攝入量更少t test,p=0.018)。
?
圖11?早鳥和夜貓吸煙情況
?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早鳥相比于夜貓更少有吸煙行為(OR= 0.59,p=7.0E-4),而吸煙具有提神的作用,并且還會影響我們的睡眠。
?
那么最后,如何睡個好覺減少失眠呢,23andMe曾經做過一個干預實驗[2]大家可以借鑒一下。
圖12?23andMe用戶睡眠干預試驗
?
約6,600名參與者進行了30天的6種睡眠行為改變觀測試驗,并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睡眠腳動癥,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0~21,分數越低睡眠質量越高)打分量表自評記錄每天的睡眠質量。6種不同的睡眠行為改變,分別是:
Caffeine:中午之后避免喝咖啡因飲料
Screen time:睡覺前30分鐘減少屏幕使用時間(手機、電腦、電視等)
No naps:盡量不小睡,特別是長于15分鐘的小睡
Exercise:每天至少鍛煉10分鐘
Mindfulness:睡覺前2小時花10分鐘冥想
Bedtime:保持一致的睡眠時間?
?
可以看到不管使用6種干預方式中的哪一種,改善睡眠質量的效果都是很明顯的,大家不妨也試一試。
?
當然現代人的睡眠情況也是不斷在變化的,幫助我們發現更多跟睡眠有關的秘密,馬上參加調查:
今天睡得好不好?
?
參考文獻:
1.Hu, Y., Shmygelska, A., Tran, D., Eriksson, N., Tung, J. Y., & Hinds, D. A. (2016). GWAS of 89,283 individuals identifies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self-reporting of being a morning pers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10448.
2.https://blog.23andme.com/23andme-research/23andme-secrets-good-nights-sleep/?
?
?
相關報告:
深度睡眠
睡眠腳動癥
發作性嗜睡病
?
相關微解讀:
你是夜貓還是早鳥?
早起的蟲兒被鳥吃,你是哪種蟲?
?
正文開始之前,你可以先了解下:
?
1.?早鳥與夜貓是現代智人里作息習慣有明顯差異的2個群體,早鳥早睡早起、夜貓晚睡晚起,平均5個人里有1個早鳥、4個夜貓;
2.?早鳥與夜貓相比,傾向于體重處于正常范圍(BMI 18.5~25)、需要更少的睡眠時間(小于8小時)、不容易失眠、咖啡因攝入少、不抽煙。
?
好的,我們進入正題:
?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怪病,那就是“夜深了卻怎么也不舍得睡病“。
晚上不肯睡,持續興奮雞血滿滿的狀態也許并不能完全怪你。因為遺傳學研究發現“早鳥”(morning bird,習慣早睡早起)和“夜貓”(night owl,習慣晚睡晚起)人群之間有著潛在的遺傳差異,這些遺傳差異主要受一些晝夜節律相關的周期基因(period gene)的影響,如PER2、PER3、RGS16等。調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的相關研究還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圖2?晝夜節律與生理變化
?
你是“早鳥”還是“夜貓”?
?
為了深入研究“早鳥”和“夜貓”行為上的差異,我們曾經做過一個睡眠情況的調查:今天睡得好不好?,共收集到4,446份有效問卷(去除了在自我評估是“早鳥”還是“夜貓”上無法確定的),其中男性2,286人、女性2,160人。
?
讓我們來看看“早鳥”和“夜貓”都有哪些區別,Here we go~
圖3??早鳥和夜貓人數比例
?
在參與調查男女人數接近的情況下,早鳥比例接近20%,也就是說,人群里5個人里有4個夜貓和1個早鳥。
?
表1.?早鳥和夜貓人群特征
?
從年齡上來看,WeGene?用戶偏年輕,參與此次調查的多在30歲以下(55.46%),不同年齡段早鳥比例有明顯差異(卡方,p=5.40E-20),隨著年齡的增長,早鳥比例逐漸提高;從性別上看,女性比男性早鳥比例顯著稍高(p= 0.10,不顯著)。不同年齡與性別的早鳥比例規律與在美國人群的調查相似[1]。
?
圖4?早鳥和夜貓BMI分布
?
在身高體重指數(BMI)方面,早鳥和夜貓有明顯的差異(p=9.49E-139),早鳥里正常體重范圍(BMI 18.5~25)的人較多,而在極端體重(過輕或過重)的人群中比例更少。
?
早鳥睡眠需求小
圖5?早鳥和夜貓需要睡眠時間差異
?
在被問到“通常您需要多少時間的睡眠來保證白天的正常工作?”時,早鳥與夜貓相比,傾向于需要較少的睡眠時間(小于8小時)即可滿足日?;顒有枨螅∣R=1.66,p=1.85E-10)。
?
早鳥睡眠質量相對更高?
圖6?早鳥和夜貓睡眠情況
?
早鳥是否比夜貓睡眠質量更高呢?通過對“睡眠腳動癥”(OR=0.96)、“睡眠呼吸暫停癥”(OR=1.08)、“適宜溫度時睡覺出汗情況”(OR=0.87)、“吵鬧或干擾下是否能夠入睡”(OR=1.05)、“新環境第一晚是否能夠比較容易入睡”(OR=1.64)這五個問題的分析,我們發現在早鳥與夜貓比,在“睡眠腳動癥”和“適宜溫度時睡覺出汗情況”比例上低那么一丟丟,在“吵鬧或干擾下是否能夠入睡”、“新環境第一晚是否能夠比較容易入睡”的優勢上也并不明顯,五個方面都沒有顯著的差異(p值均不顯著)。
圖7?早鳥和夜貓夢游情況
?
在夢游情況這項調查中,有3位夜貓同學選擇了“幾乎每晚都會夢游”,想邀請他們回答下“幾乎每晚都會夢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類似的同學也可以交流補充下。
?
因為單個選項的人數較少,把選項分為“偶爾、經常或幾乎每晚”和“很少或幾乎沒有”兩組后檢驗,并未發現早鳥和夜貓明顯的差異(p=0.38)。
?
這樣看來,看起來早鳥和夜貓睡眠質量是差不多的?且慢,我們來看看大家對于失眠情況。
?
圖8?早鳥和夜貓失眠情況
?
參與調查的用戶中,有47.9%的人有失眠的情況,而其中早鳥(30.5%)相比夜貓(52.1%)更少出現睡不著失眠的情況,可以看出,早鳥更不容易失眠(OR=0.40,p=6.35E-28)。
?
單沖著失眠這一點,就很值得推薦大家早睡早起做一只“早鳥”。
?
咖啡因攝入少、不吸煙是早鳥的秘密?
圖9?早鳥和夜貓咖啡因攝入情況
圖10?早鳥和夜貓咖啡因攝入量分布
?
早鳥為啥能做到早睡早起呢,從咖啡因攝入和吸煙習慣上,或許能找到一些線索。
?
對于喝不喝含咖啡因飲料(如咖啡、茶、可樂、紅牛等)的問題,早鳥相對于夜貓更少喝(OR= 0.68,p=1.38E-06)、在選擇喝的時候也喝的更少(咖啡因攝入量更少t test,p=0.018)。
?
圖11?早鳥和夜貓吸煙情況
?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早鳥相比于夜貓更少有吸煙行為(OR= 0.59,p=7.0E-4),而吸煙具有提神的作用,并且還會影響我們的睡眠。
?
那么最后,如何睡個好覺減少失眠呢,23andMe曾經做過一個干預實驗[2]大家可以借鑒一下。
圖12?23andMe用戶睡眠干預試驗
?
約6,600名參與者進行了30天的6種睡眠行為改變觀測試驗,并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睡眠腳動癥,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0~21,分數越低睡眠質量越高)打分量表自評記錄每天的睡眠質量。6種不同的睡眠行為改變,分別是:
Caffeine:中午之后避免喝咖啡因飲料
Screen time:睡覺前30分鐘減少屏幕使用時間(手機、電腦、電視等)
No naps:盡量不小睡,特別是長于15分鐘的小睡
Exercise:每天至少鍛煉10分鐘
Mindfulness:睡覺前2小時花10分鐘冥想
Bedtime:保持一致的睡眠時間?
?
可以看到不管使用6種干預方式中的哪一種,改善睡眠質量的效果都是很明顯的,大家不妨也試一試。
?
當然現代人的睡眠情況也是不斷在變化的,幫助我們發現更多跟睡眠有關的秘密,馬上參加調查:
今天睡得好不好?
?
參考文獻:
1.Hu, Y., Shmygelska, A., Tran, D., Eriksson, N., Tung, J. Y., & Hinds, D. A. (2016). GWAS of 89,283 individuals identifies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self-reporting of being a morning pers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10448.
2.https://blog.23andme.com/23andme-research/23andme-secrets-good-nights-sleep/?
?
?
相關報告:
深度睡眠
睡眠腳動癥
發作性嗜睡病
?
相關微解讀:
你是夜貓還是早鳥?
早起的蟲兒被鳥吃,你是哪種蟲?
?
14 個回復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小西瓜魔女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李lola 、kathy4006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早鳥,早上和上午最精神,晚上按時早睡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