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姓氏說起:長沙義門陳氏陳端公世系源流考
現代歐美各國的姓氏,大多源于中世紀,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帝國,中國的姓氏則在五千多年以前就已經形成,并且逐漸發展擴大,一直延續至今。?
WEGENE里的“祖源分析”更多的是分析了同一單倍群下現代人的分布情況,結合姓氏源流能很好的分析族群遷徙的歷史,正好最近對族譜感興趣,在這里將本家族譜和網上資料整合起來。
?
我自己不過是一礦山工人,不是專業人士,還請站內高人不吝指教。
?
先說“姓”,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兩個單音詞,而“姓”是伴隨著女性生殖崇拜誕生的,比“氏”早得多。
?
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當時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同一個“姓”是代表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系的氏族符號,即一個氏族名下的成員都出自一個母系祖先,所謂的“同姓不婚”也是從這個層面來談的,比較著名的有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媯、姞(妊)。
?
當然這八個姓應該不是最早的,而是最后能流傳下來的。比方說“姬”姓,是“女”字旁加上“臣”字,而“臣”在甲骨文里的字形,象一只豎立的眼睛,形容人在低頭時,眼睛處于豎立的位置,也就是表示了俯首屈從之意,即奴隸。
?
所以從社會制度的發展上看,“姬”姓誕生的時間應該是奴隸制社會時期,而不是更早的原始公社制時期。
?
也就是說,這八個以“女”字旁為偏旁部首的上古大姓,并非產生于同一時期,甚至同一個“姓”并非來自于同一線粒體單倍群。
?
再說“氏”,它來自于部族的擴張,用以區分同一“姓”下不同分支的去向。這個時候基本上已經進入到父系社會,部落之間的撕逼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
人所共知的就是炎、黃二帝。
?
黃帝以“姬”為姓,尊稱“黃帝”,號“軒轅”氏,后建都于有熊,亦稱“有熊”氏。
?
炎帝以“姜”為姓,尊稱“炎帝”,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
?
軒轅本意是車辀,泛指車,也就是說軒轅部族擅長制作“車”,而神農部族則長于農耕。
?
總的來說,社會到了“三皇五帝”時期,姓氏的來源大致可以分為:1.血脈承襲,2.部落族屬,3.居住地,3.官職,4.技藝,5.少數民族(這一時期少數民族和現代不同)。
?
而到了封建社會——“夏商周”三代,姓氏的來源又增加:國名、邑名、鄉亭之名、次第為氏(孟仲叔季)等等。
?
需要注意的是,1.先秦時期一個人一般只有一個“姓”,但可以有多個“氏”;2.同一姓氏可能有不同的來源,當然也有其他流變和起源。
?
-----------------------------------手動分割線-----------------------------------------------
陳姓由來:媯汭五姓
?
媯、陳、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史稱“媯汭五姓”,其血緣先祖是五帝之一的虞舜。
?
“媯汭”,古水名,又作“溈汭”,在今山西永濟南,源出歷山,西流入黃河。
?
舜帝本為姚姓,因居媯汭而得媯姓,其后裔歷經數千年繁衍播遷,蔚為望族,并從中派生出60多姓。
?
鄭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
?
虞舜一系主脈在周代為陳氏。舜為平民時,以德行獲帝堯的信任,堯后將權力禪讓與舜。舜之后禹獲得帝位。禹之子啟建立了夏朝,封舜長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虞姓源于此。
?
這以后舜的后裔爵位時斷時續,一直到商朝后期,舜的后代閼父(又作遏父)投附于周文王,任陶正之官,有功。
?
周武王滅商紂,建立周朝,武王將長女大姬嫁與閼父之子媯滿,封媯滿于陳地(今河南淮陽),建立陳國。
?
媯滿稱陳胡公,他的后代以國為姓,從而產生了陳氏姓族。
?
胡公媯滿既是陳國的始君,也是陳姓的得姓始祖,是天下陳、田、胡等姓的一世先祖。淮陽今存胡公墓,在城湖東南,每年祭拜者不絕。
?
陳姓遠祖世系(1)帝舜以上世系:
(時:公元前2697年-2204年)
第一世 ? ?黃帝
第二世 ? ?昌意
第三世 ? ?顓頊
第四世 ? ?窮蟬
第五世 ? ?敬康
第六世 ? ?句望
第七世 ? ?喬牛
第八世 ? ?瞽瞍
第九世 ? ?帝舜
陳姓遠祖世系(2)滿公以上世系:
(時:公元前2204年-1221年)
第一世 ? ?帝舜 ? ? ??
第二世 ? ?商均
第三世 ? ?箕伯
第四世 ? ?強余
第五世 ? ?虞頡
第六世 ? ?虞思
第七世 ? ?有龍
第八世 ? ?壽
第九世 ? ?叔儀
第十世 ? ?康仲
第十一世 ? 祖媯
第十二世 ? 發
第十三世 ? 媯方
第十四世 ? 振
第十五世 ? 維
第十六世 ? 壽固
第十七世 ? 教
第十八世 ? 勝
第十九世 ? 元捷
第二十世 ? 偃
第廿一世 ? 姑猛
第廿二世 ? 公允
第廿三世 ? 藺
第廿四世 ? 頊叔
第廿五世 ? 野
第廿六世 ? 無
第廿七世 ? (原文空白)
第廿八世 ? 叔正
第廿九世 ? 獻子
第三十世 ? 亞壽
第卅一世 ? 原壽
第卅二世 ? 夢延
第卅三世 ? 閼父
第卅四世 ? 滿
?
?
WEGENE里的“祖源分析”更多的是分析了同一單倍群下現代人的分布情況,結合姓氏源流能很好的分析族群遷徙的歷史,正好最近對族譜感興趣,在這里將本家族譜和網上資料整合起來。
?
我自己不過是一礦山工人,不是專業人士,還請站內高人不吝指教。
?
先說“姓”,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兩個單音詞,而“姓”是伴隨著女性生殖崇拜誕生的,比“氏”早得多。
?
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當時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同一個“姓”是代表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系的氏族符號,即一個氏族名下的成員都出自一個母系祖先,所謂的“同姓不婚”也是從這個層面來談的,比較著名的有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媯、姞(妊)。
?
當然這八個姓應該不是最早的,而是最后能流傳下來的。比方說“姬”姓,是“女”字旁加上“臣”字,而“臣”在甲骨文里的字形,象一只豎立的眼睛,形容人在低頭時,眼睛處于豎立的位置,也就是表示了俯首屈從之意,即奴隸。
?
所以從社會制度的發展上看,“姬”姓誕生的時間應該是奴隸制社會時期,而不是更早的原始公社制時期。
?
也就是說,這八個以“女”字旁為偏旁部首的上古大姓,并非產生于同一時期,甚至同一個“姓”并非來自于同一線粒體單倍群。
?
再說“氏”,它來自于部族的擴張,用以區分同一“姓”下不同分支的去向。這個時候基本上已經進入到父系社會,部落之間的撕逼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
人所共知的就是炎、黃二帝。
?
黃帝以“姬”為姓,尊稱“黃帝”,號“軒轅”氏,后建都于有熊,亦稱“有熊”氏。
?
炎帝以“姜”為姓,尊稱“炎帝”,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
?
軒轅本意是車辀,泛指車,也就是說軒轅部族擅長制作“車”,而神農部族則長于農耕。
?
總的來說,社會到了“三皇五帝”時期,姓氏的來源大致可以分為:1.血脈承襲,2.部落族屬,3.居住地,3.官職,4.技藝,5.少數民族(這一時期少數民族和現代不同)。
?
而到了封建社會——“夏商周”三代,姓氏的來源又增加:國名、邑名、鄉亭之名、次第為氏(孟仲叔季)等等。
?
需要注意的是,1.先秦時期一個人一般只有一個“姓”,但可以有多個“氏”;2.同一姓氏可能有不同的來源,當然也有其他流變和起源。
?
-----------------------------------手動分割線-----------------------------------------------
陳姓由來:媯汭五姓
?
媯、陳、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史稱“媯汭五姓”,其血緣先祖是五帝之一的虞舜。
?
“媯汭”,古水名,又作“溈汭”,在今山西永濟南,源出歷山,西流入黃河。
?
舜帝本為姚姓,因居媯汭而得媯姓,其后裔歷經數千年繁衍播遷,蔚為望族,并從中派生出60多姓。
?
鄭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
?
虞舜一系主脈在周代為陳氏。舜為平民時,以德行獲帝堯的信任,堯后將權力禪讓與舜。舜之后禹獲得帝位。禹之子啟建立了夏朝,封舜長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虞姓源于此。
?
這以后舜的后裔爵位時斷時續,一直到商朝后期,舜的后代閼父(又作遏父)投附于周文王,任陶正之官,有功。
?
周武王滅商紂,建立周朝,武王將長女大姬嫁與閼父之子媯滿,封媯滿于陳地(今河南淮陽),建立陳國。
?
媯滿稱陳胡公,他的后代以國為姓,從而產生了陳氏姓族。
?
胡公媯滿既是陳國的始君,也是陳姓的得姓始祖,是天下陳、田、胡等姓的一世先祖。淮陽今存胡公墓,在城湖東南,每年祭拜者不絕。
?
陳姓遠祖世系(1)帝舜以上世系:
(時:公元前2697年-2204年)
第一世 ? ?黃帝
第二世 ? ?昌意
第三世 ? ?顓頊
第四世 ? ?窮蟬
第五世 ? ?敬康
第六世 ? ?句望
第七世 ? ?喬牛
第八世 ? ?瞽瞍
第九世 ? ?帝舜
陳姓遠祖世系(2)滿公以上世系:
(時:公元前2204年-1221年)
第一世 ? ?帝舜 ? ? ??
第二世 ? ?商均
第三世 ? ?箕伯
第四世 ? ?強余
第五世 ? ?虞頡
第六世 ? ?虞思
第七世 ? ?有龍
第八世 ? ?壽
第九世 ? ?叔儀
第十世 ? ?康仲
第十一世 ? 祖媯
第十二世 ? 發
第十三世 ? 媯方
第十四世 ? 振
第十五世 ? 維
第十六世 ? 壽固
第十七世 ? 教
第十八世 ? 勝
第十九世 ? 元捷
第二十世 ? 偃
第廿一世 ? 姑猛
第廿二世 ? 公允
第廿三世 ? 藺
第廿四世 ? 頊叔
第廿五世 ? 野
第廿六世 ? 無
第廿七世 ? (原文空白)
第廿八世 ? 叔正
第廿九世 ? 獻子
第三十世 ? 亞壽
第卅一世 ? 原壽
第卅二世 ? 夢延
第卅三世 ? 閼父
第卅四世 ? 滿
?
-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鄭子產獻捷于晉,戎服將事。晉人問陳之罪,對曰: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
- 引用圖片來自:中國最古老的姓氏起源是怎樣的?
- 陳姓遠祖世系源流考,錄自《菲律賓媯汭五姓聯宗會二十周年紀念特刊》。
?
10 個回復
贊同來自: 藍星旗 、冬川叔 、[已注銷] 、WeGene_A4B6FEC6
贊同來自: 冬川叔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chengang:我是南方居多而您是北方居多,真的是完全不一樣。
贊同來自:
陳姓由來:媯汭五姓
?
媯、陳、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史稱“媯汭五姓”,其血緣先祖是五帝之一的虞舜。
?
“媯汭”,古水名,又作“溈汭”,在今山西永濟南,源出歷山,西流入黃河。
?
舜帝本為姚姓,因居媯汭而得媯姓,其后裔歷經數千年繁衍播遷,蔚為望族,并從中派生出60多姓。
?
鄭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
?
虞舜一系主脈在周代為陳氏。舜為平民時,以德行獲帝堯的信任,堯后將權力禪讓與舜。舜之后禹獲得帝位。禹之子啟建立了夏朝,封舜長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虞姓源于此。
?
這以后舜的后裔爵位時斷時續,一直到商朝后期,舜的后代閼父(又作遏父)投附于周文王,任陶正之官,有功。
?
周武王滅商紂,建立周朝,武王將長女大姬嫁與閼父之子媯滿,封媯滿于陳地(今河南淮陽),建立陳國。
?
媯滿稱陳胡公,他的后代以國為姓,從而產生了陳氏姓族。
?
胡公媯滿既是陳國的始君,也是陳姓的得姓始祖,是天下陳、田、胡等姓的一世先祖。淮陽今存胡公墓,在城湖東南,每年祭拜者不絕。
?
-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鄭子產獻捷于晉,戎服將事。晉人問陳之罪,對曰: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
- 引用圖片來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81035
?陳姓遠祖世系(1)帝舜以上世系:
(時:公元前2697年-2204年)
第一世 ? ?黃帝
第二世 ? ?昌意
第三世 ? ?顓頊
第四世 ? ?窮蟬
第五世 ? ?敬康
第六世 ? ?句望
第七世 ? ?喬牛
第八世 ? ?瞽瞍
第九世 ? ?帝舜
陳姓遠祖世系(2)滿公以上世系:
(時:公元前2204年-1221年)
第一世 ? ?帝舜 ? ? ??
第二世 ? ?商均
第三世 ? ?箕伯
第四世 ? ?強余
第五世 ? ?虞頡
第六世 ? ?虞思
第七世 ? ?有龍
第八世 ? ?壽
第九世 ? ?叔儀
第十世 ? ?康仲
第十一世 ? 祖媯
第十二世 ? 發
第十三世 ? 媯方
第十四世 ? 振
第十五世 ? 維
第十六世 ? 壽固
第十七世 ? 教
第十八世 ? 勝
第十九世 ? 元捷
第二十世 ? 偃
第廿一世 ? 姑猛
第廿二世 ? 公允
第廿三世 ? 藺
第廿四世 ? 頊叔
第廿五世 ? 野
第廿六世 ? 無
第廿七世 ? (原文空白)
第廿八世 ? 叔正
第廿九世 ? 獻子
第三十世 ? 亞壽
第卅一世 ? 原壽
第卅二世 ? 夢延
第卅三世 ? 閼父
第卅四世 ? 滿
注:以上源流考,錄自菲律賓媯汭五姓聯宗會二十周年紀念特刊。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