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基因和我的故事 | 我不是熊孩子,我只是患了大雄·胖虎綜合征
? ? ? ? 相信絕大部分 80、90 后都看過《哆啦 A 夢》,里面的大雄簡直就是熊孩子的日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散漫常失敗,難怪總被社區中的孩子王——沖動易怒的胖虎欺負暴揍。
? ? ? ? 這時候如果讓大家開一下腦洞,集大雄和胖虎兩種性格于一身的人,會是怎樣子呢?
? ? ? ? 今天用戶故事的主角 W 就是大雄·胖虎綜合征典型,注意他不是天生皮,而是被確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 ADHD),也就是平時常說的注意力不集中、易沖動的多動癥。?
? ? ? ? 一直以來,W 都是班里的活躍分子——不是跟同學打鬧,就是與老師舌戰,反正就是坐不定那種。比如老師在黑板上寫問題,甚至有時候條件還沒寫完,他的答案已經脫口而出。為此老師訓過無數次,找家長,寫檢討……該批的批了,該罵的罵了——不光是因為那不到一半的正確率,更因為影響了其他同學的思考。
? ? ? ? 于是乎,從小學到初中,教室角落那張亂哄哄的單桌,還有周圍的一大片空地,都是他的專屬領土。但 W 一點也沒覺得爽,「我感覺,我與這世界格格不入,我跟別人都不一樣」。?
? ? ? ? 與一般的問題學生不同,W 偏偏又是個聰明調皮鬼,小學、初中成績拔尖,總是名列前茅。但由于平時「品行不端」,考了第二,永遠比不上人家認真又聽話的第一,就算那次僥幸得了第一,班主任在班上也只是一帶而過。漸漸的,他開始覺得自己的成績來路不正,作業也就應付了事,最高紀錄最后三天完成暑假作業:開始認認真真,后面選擇瞎蒙,簡答亂寫一通。
? ? ? ? 到了高中,W 憑借優異成績被老師寄予厚望,本應該成為天之驕子,然而一再令他們失望——先是放棄自己優勢的理科,在作文三十五分的情況下調去文科,接著更是出人意料地放棄了成績優異的文科,轉而回了理科,然后請假自學,整天在家里趴在床上養膘。也因為這樣,高中三年時光,他沒有認識幾個朋友,甚至班里的同學有些還不知道名字。
? ? ? ? 這種三心兩意還延續至 W 的大學生活。憑借著一點小聰明與基礎,他僥幸考上了一所醫學院。本想大學是一個新的開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但因為無法適應大學生活,他大一未過,就退學了。之后的兩年里,出去流浪過,漂泊過,也在家里繼續躺尸過。「一切還是那么無聊」W 如是說。
? ? ? ? 面對 W 這種狀況,父母當然很擔心,帶他試過中醫、民間土方和巫醫,去過不同家醫院求醫,下過強迫癥、抑郁癥等診斷,也用過 N 種治療方案:心理咨詢、吃藥、住院,甚至有個醫生讓他減肥試試,但通通無濟于事……為此,他深陷于自我懷疑中不能自拔。
? ? ? ? 可能是命運女神的安排吧,W 從小就是一個生物發燒粉,曾夢想用 DNA 設計生命,也一直對自己的生命密碼充滿好奇與懷疑。所以當他看到了微基因菁英版預售,就主動跟媽媽提出買這個看上去沒什么用的東西。幾番爭論后,W 還是把全部家當拿了出來,因為他太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了。期待了三個多月,拿到 100G 的數據后,看到自己抑郁、焦慮的患病風險都挺低,W 開始懷疑本地醫生的診斷。
? ? ? ? 加上他在一本介紹雙相的書中了解到 ADHD,越看感覺自己越像,于是下定決心去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全中國少數能診斷成人 ADHD 的醫院之一)兒童精神科找錢秋謹教授確診。W 回憶第一次見教授,「當時去到醫院,很多小孩在診室門口鬧騰。進去后教授問了一下個人經歷,填了一些量表,做了韋氏記憶力測試、誘發電位腦電地型圖等幾個檢查,結論是注意力受損,短期記憶很差。教授還說我記憶力是她見過分數最低的。」
? ? ? ? 當被確診 ADHD 的那一刻,W 恨不得拿個大喇叭告訴所有人:我終于知道,這一切都不是我的錯。接下來他堅持遵醫囑服藥專注達,病情得到了很大改善。以前有明顯的沖動情緒,甚至不少破壞性的想法,吃藥后不再總想著去找茬,就算再有什么沖動,也更能諒解自己。他發現自己原來能想正常人一樣愉快地跟這個世界相處,逐漸找回了一個平靜的自我。
? ? ? ? 事實上,ADHD 并不罕見,根據最新 2016 年中國大陸的流行病學調研,兒童與青少年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患病率是 6.26%,成人發病率為 2.5-5%。而且 ADHD 癥狀比較復雜,有些孩子可能像本文主角一樣愛動次打次,有些卻靜靜坐在那兒一動不動,但腦子里有一萬匹馬在奔騰,想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上鴥華DHD 圈子不大,大多數人甚至連醫生都不了解該病,導致很多人被誤診或者漏診,只得在不斷失敗的泥濘中掙扎。
? ? ? ? 偏偏在生活中,ADHD 患者還不被大家理解。很多人認為不過就是年輕氣盛,沖動愛惹事,又或是矯情懶散。其實他們的內心很矛盾,坐立不安,不知所云,活得莫名其妙,無法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相處?!?b>不了解的人往往以為我們是在找借口,說我懶,說我不懂事,只有我自己明白,我們既要跟外界斗爭,又要跟自己斗爭?!筗 承認自己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 ? ? ? 慶幸的是,他遇到了微基因和錢教授,成功解開了這個多年糾纏不清的問題。在問到有什么想跟大家說的時候,W 很認真地建議各位同病相憐的朋友,「ADHD?是病,得治,能治。但一定要去專業醫院的兒童精神科或者兒童保健科確診,不要自己貼標簽,更不要私下買藥?!?/b>
? ? ? ? 沒錯,請相信 ADHD?是病,得治,能治。
? ? ?? ?最后,希望每一位ADHDer 被溫柔以待。
?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
? ? ? ? 這時候如果讓大家開一下腦洞,集大雄和胖虎兩種性格于一身的人,會是怎樣子呢?
? ? ? ? 今天用戶故事的主角 W 就是大雄·胖虎綜合征典型,注意他不是天生皮,而是被確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 ADHD),也就是平時常說的注意力不集中、易沖動的多動癥。?
? ? ? ? 一直以來,W 都是班里的活躍分子——不是跟同學打鬧,就是與老師舌戰,反正就是坐不定那種。比如老師在黑板上寫問題,甚至有時候條件還沒寫完,他的答案已經脫口而出。為此老師訓過無數次,找家長,寫檢討……該批的批了,該罵的罵了——不光是因為那不到一半的正確率,更因為影響了其他同學的思考。
? ? ? ? 于是乎,從小學到初中,教室角落那張亂哄哄的單桌,還有周圍的一大片空地,都是他的專屬領土。但 W 一點也沒覺得爽,「我感覺,我與這世界格格不入,我跟別人都不一樣」。?
? ? ? ? 與一般的問題學生不同,W 偏偏又是個聰明調皮鬼,小學、初中成績拔尖,總是名列前茅。但由于平時「品行不端」,考了第二,永遠比不上人家認真又聽話的第一,就算那次僥幸得了第一,班主任在班上也只是一帶而過。漸漸的,他開始覺得自己的成績來路不正,作業也就應付了事,最高紀錄最后三天完成暑假作業:開始認認真真,后面選擇瞎蒙,簡答亂寫一通。
? ? ? ? 到了高中,W 憑借優異成績被老師寄予厚望,本應該成為天之驕子,然而一再令他們失望——先是放棄自己優勢的理科,在作文三十五分的情況下調去文科,接著更是出人意料地放棄了成績優異的文科,轉而回了理科,然后請假自學,整天在家里趴在床上養膘。也因為這樣,高中三年時光,他沒有認識幾個朋友,甚至班里的同學有些還不知道名字。
? ? ? ? 這種三心兩意還延續至 W 的大學生活。憑借著一點小聰明與基礎,他僥幸考上了一所醫學院。本想大學是一個新的開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但因為無法適應大學生活,他大一未過,就退學了。之后的兩年里,出去流浪過,漂泊過,也在家里繼續躺尸過。「一切還是那么無聊」W 如是說。
? ? ? ? 面對 W 這種狀況,父母當然很擔心,帶他試過中醫、民間土方和巫醫,去過不同家醫院求醫,下過強迫癥、抑郁癥等診斷,也用過 N 種治療方案:心理咨詢、吃藥、住院,甚至有個醫生讓他減肥試試,但通通無濟于事……為此,他深陷于自我懷疑中不能自拔。
? ? ? ? 可能是命運女神的安排吧,W 從小就是一個生物發燒粉,曾夢想用 DNA 設計生命,也一直對自己的生命密碼充滿好奇與懷疑。所以當他看到了微基因菁英版預售,就主動跟媽媽提出買這個看上去沒什么用的東西。幾番爭論后,W 還是把全部家當拿了出來,因為他太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了。期待了三個多月,拿到 100G 的數據后,看到自己抑郁、焦慮的患病風險都挺低,W 開始懷疑本地醫生的診斷。
? ? ? ? 加上他在一本介紹雙相的書中了解到 ADHD,越看感覺自己越像,于是下定決心去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全中國少數能診斷成人 ADHD 的醫院之一)兒童精神科找錢秋謹教授確診。W 回憶第一次見教授,「當時去到醫院,很多小孩在診室門口鬧騰。進去后教授問了一下個人經歷,填了一些量表,做了韋氏記憶力測試、誘發電位腦電地型圖等幾個檢查,結論是注意力受損,短期記憶很差。教授還說我記憶力是她見過分數最低的。」
? ? ? ? 當被確診 ADHD 的那一刻,W 恨不得拿個大喇叭告訴所有人:我終于知道,這一切都不是我的錯。接下來他堅持遵醫囑服藥專注達,病情得到了很大改善。以前有明顯的沖動情緒,甚至不少破壞性的想法,吃藥后不再總想著去找茬,就算再有什么沖動,也更能諒解自己。他發現自己原來能想正常人一樣愉快地跟這個世界相處,逐漸找回了一個平靜的自我。
? ? ? ? 事實上,ADHD 并不罕見,根據最新 2016 年中國大陸的流行病學調研,兒童與青少年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患病率是 6.26%,成人發病率為 2.5-5%。而且 ADHD 癥狀比較復雜,有些孩子可能像本文主角一樣愛動次打次,有些卻靜靜坐在那兒一動不動,但腦子里有一萬匹馬在奔騰,想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上鴥華DHD 圈子不大,大多數人甚至連醫生都不了解該病,導致很多人被誤診或者漏診,只得在不斷失敗的泥濘中掙扎。
? ? ? ? 偏偏在生活中,ADHD 患者還不被大家理解。很多人認為不過就是年輕氣盛,沖動愛惹事,又或是矯情懶散。其實他們的內心很矛盾,坐立不安,不知所云,活得莫名其妙,無法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相處?!?b>不了解的人往往以為我們是在找借口,說我懶,說我不懂事,只有我自己明白,我們既要跟外界斗爭,又要跟自己斗爭?!筗 承認自己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 ? ? ? 慶幸的是,他遇到了微基因和錢教授,成功解開了這個多年糾纏不清的問題。在問到有什么想跟大家說的時候,W 很認真地建議各位同病相憐的朋友,「ADHD?是病,得治,能治。但一定要去專業醫院的兒童精神科或者兒童保健科確診,不要自己貼標簽,更不要私下買藥?!?/b>
? ? ? ? 沒錯,請相信 ADHD?是病,得治,能治。
? ? ?? ?最后,希望每一位ADHDer 被溫柔以待。
?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
9 個回復
我也想去看看專業醫院,看看自己的情況了。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