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父系O2a2b1a1a1,母系G2a'c 能推測出姓氏來源嗎?
父系O2a2b1a1a1,屬于F438。關于F438的來源和發展?
關于姓氏。明朝后出現的小姓,族譜毀壞,據傳明朝避禍改姓自方姓。
我想了解能否推測出,是2個可能的淵源中的哪個?:浙江寧海方氏還是河北遷安的方氏?
?
謝謝大家!
?
關于姓氏。明朝后出現的小姓,族譜毀壞,據傳明朝避禍改姓自方姓。
我想了解能否推測出,是2個可能的淵源中的哪個?:浙江寧海方氏還是河北遷安的方氏?
?
謝謝大家!
?
10 個回復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基因心片海鵬奏
贊同來自:
http://www.sofreetech.com/question/858
?
?
我們無法通過Y染色體來準確辨析幾百年內的姓氏遷徙,因為姓氏和Y染色體并不是100%一致對應的,雖然姓氏在宏觀上被用于分析群體遺傳結構,但是姓氏并不完全遵從父系遺傳。漢族大姓氏內部的不一致,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在理想的情形下,每種姓氏都有一個唯一來源,即該姓氏的奠基者只是一人或是有相同Y染色體單倍型的多人,在姓氏傳承過程中沒有發生過干擾(改姓、非親生等),此時一種姓氏可以被一種SNP和STR的單倍型來鑒定。但是中國的大多數姓氏起源并不單一。周朝的姓氏大多是以封國為氏,后改為姓。比如曹國的王室后代姓曹,但是其仆役后人也可以姓曹,甚至整個封國內所有百姓后代都可以姓曹。而曹國內的百姓來源本來就是多樣的,有著各種各樣的Y染色體。所以中國的姓氏總體上內部父系血緣不一致。另外,猶如STR單倍型隨時間而演化出越來越多的類型一樣,姓氏在傳承過程中經歷的時間越長,其受到的社會干擾越多,顯示出的差異也越大。在中國,姓氏有近5000年的歷史,來源復雜,且存在避禍改姓、避諱改姓、過繼改姓、皇帝賜姓與貶姓、少數民族用漢姓等等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的100個大姓中有53個據稱起源于姬姓。
贊同來自: zhengqiang 、基因心片海鵬奏
贊同來自: 藍星旗
贊同來自: 基因心片海鵬奏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