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有時位點都中強我卻弱?有時候又全屏皆高?
?大家知道的,一般一個報告有一個或者多個檢測的位點,每個位點都三種基因型,每種基因型都對應著強/中/弱,高/中/低(有的時候沒有中)。
?
但是綜合起所有位點來,由于東亞人群體遺傳背景的問題,很可能不做標準化的話,大部分東亞用戶都會被分到一個檔位——如果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高加索人群背景完成的話,這種可能性就更高。所以,有些報告最后給的結論,是按全體用戶的結果標準化過的,比如健康風險肯定是(人群平均為1倍),心理板塊應該也是這樣。
?
但有些板塊是不標準化的,比如營養代謝,99%的東亞人乳糖代謝能力弱,乙醛代謝渣,維生素A缺乏現象普遍,你不能說因為用戶大多乳糖不耐、乙醛代謝不行、維生素A需求高,就把這些基因型認定為“代謝能力中等”,這是不對的,如果這樣處理,反而是給了用戶錯誤的信號。?
所以,大家應該注意,不同板塊報告的處理和展示邏輯是不同的。
?
有啥解決辦法呢?那就是,增加基于東亞人的群體研究,逐漸驗證、取代基于高加索人的研究,并洗掉其中不適用于東亞人的位點。所以,想看到更好的結果嘛,多參加WeGene的研究所,多提交打卡問卷,多關注自己和直系親屬的疾病史/生理生化指標,大家早晚會受益于自己的貢獻的。
?
??
?
但是綜合起所有位點來,由于東亞人群體遺傳背景的問題,很可能不做標準化的話,大部分東亞用戶都會被分到一個檔位——如果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高加索人群背景完成的話,這種可能性就更高。所以,有些報告最后給的結論,是按全體用戶的結果標準化過的,比如健康風險肯定是(人群平均為1倍),心理板塊應該也是這樣。
?
但有些板塊是不標準化的,比如營養代謝,99%的東亞人乳糖代謝能力弱,乙醛代謝渣,維生素A缺乏現象普遍,你不能說因為用戶大多乳糖不耐、乙醛代謝不行、維生素A需求高,就把這些基因型認定為“代謝能力中等”,這是不對的,如果這樣處理,反而是給了用戶錯誤的信號。?
所以,大家應該注意,不同板塊報告的處理和展示邏輯是不同的。
?
有啥解決辦法呢?那就是,增加基于東亞人的群體研究,逐漸驗證、取代基于高加索人的研究,并洗掉其中不適用于東亞人的位點。所以,想看到更好的結果嘛,多參加WeGene的研究所,多提交打卡問卷,多關注自己和直系親屬的疾病史/生理生化指標,大家早晚會受益于自己的貢獻的。
?
??
4 個回復
?
為了更好的結果,多參加WeGene的研究所~
贊同來自: K2 、辣媽一枝花
贊同來自: WendyQi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