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午夜精品,日本二手网站,国产AⅤ爽AV久久久久成人社区,日本一二三区不收费av

使用 WeGene 需要啟用 Cookies, 請啟用后刷新頁面獲得更好的體驗
Mehmet Mehmet - R1b-Z2106-CTS8966 綜合討論組

西部歐亞大陸的人群融合與Y-DNA與常染的變遷——轉自老牛頭(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

  1. 歐洲人的起源(上)
  2. 歐洲人的起源(下)
?
視頻轉載并感謝:老牛頭(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作者先后就讀于南京大學和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專注于分子人類學/人類文明起源。
?
本視頻結合考古、分子人類學、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對1.4萬年前以來的西部歐亞大陸人群的起源進行了科學分析,在不同地區人群經過數萬年間的遷徙、融合后,形成了今天西部歐亞大陸人群的體貌特征。
?
視頻中的各人群基因分析:
  • 基部歐亞人(Y-DNA主要是 R,J,T,G),從非洲遷徙到中東兩河流域地區(今天的伊拉克、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伊朗西部等地區),可能2.4萬年前就出現了淺膚色的基因突變。基部歐亞人的一支進入安拉托利亞(今天的土耳其),與來自于巴爾干半島的歐洲西部采獵者混合,形成安納托利亞農民(Y-DNA主要是?I2a,J2)。另一支進入高加索地區,形成高加索采獵者(Y-DNA主要是 G,T,J2),并參與形成了后來的歐洲東部采獵者和5700年前的Maykop邁科普農業文化(發明了牛拉四輪車技術)和5300年前的Yamnaya顏那亞游牧文化(發明了馬拉四輪車技術)。
微信截圖_20210930182510.png
  • 1.4萬年前,歐洲西部采獵者(分布在今天的歐洲南部、西部、中部)是深膚色+深色頭發+深色眼睛。但考古發現英格蘭9100年前的cheddar人,和西班牙8000年前的La Brana人,在這些歐洲西部采獵者古人類DNA發現了藍眼睛的基因突變(HERC2,OCA2)
微信截圖_20210930182927.png
  • 8000~9000年前,安納托利亞農民(今天的土耳其和地中海東部地區),淺膚色+深色眼睛+深色頭發,從巴爾干半島開始進入歐洲,今天的巴爾干地區的Y-DNA比例最高的是I2a,由于他們掌握了先進的農業技能,在生產力和人口數量上相比歐洲采獵者有競爭優勢,所以在這1000年的時間里慢慢征服并取代歐洲西部采獵者,直到今天歐洲安納托利亞農民的常染祖源在歐洲人占比約為20%~80%,從南歐到北歐遞減;而歐洲采獵者常染比例僅僅占比0~20%
微信截圖_20210930183051.png

微信截圖_20210930182316.png
  • 1.6萬年前,貝加爾湖西部的古北歐亞人(Y-DNA主要是?N1c,Q1a,C2b)位于今天的西伯利亞中部地區,最早出現了金發基因(KITLG rs12821256),這些人形成了今天的西伯利亞民族,如阿爾泰人、雅庫特人、鄂倫春人、楚科奇人、愛斯基摩人、北美土著人。古北歐亞人可能和歐洲西部采獵者部分融合形成歐洲東部采獵者(今天的俄羅斯歐洲部分),并攜帶金發基因。又通過融合高加索采獵者的淺膚色,最終歐洲東部采獵者形成了淺膚色+金發的特征,今天的俄羅斯和東歐也是膚色最淺,金發最多的人群。
微信截圖_20210930183515.png
  • Yamnaya顏那亞游牧者(Y-DNA主要是 R1a,R1b),分布在今天的黑海到里海草原,繼承并混合了高加索采獵者(淺膚色+深色頭發)、古北歐亞人(金發)、安納托利亞農民(淺膚色)、歐洲東部采獵者(淺膚色+金發)多個人群。顏那亞人群最早發明了馬拉戰車的技術,歷史上多次向歐洲和中亞遷徙,并給歐洲人帶去了金發和淺膚色基因。今天歐洲人的常染祖源來自歐亞西部草原游牧者的比例約為5%~90%
微信截圖_20210930182207.png

微信截圖_20210930180835.png

微信截圖_20210930182253.png
  • 5000年前,Yamnaya顏那亞游牧者憑借著馬拉四輪戰車和青銅武器四處擴張,有一支向中歐、東歐、北歐南部擴張,形成了Corded Ware 繩紋器文化。往后他們又接受了來自西歐(伊比利亞半島)的Bell Beaker 鐘杯文化,并繼續隨著征服把這種文化傳遍了整個歐洲大陸。顏那亞向歐洲擴張的人群的主要Y-DNA是?R1b-L51(西歐、中歐),R1b-Z2110(中歐、東南歐)?和?R1a-Z283(東歐、中歐)?分支,這也是現代歐洲人最主要的Y染色體類型。4500年前,在歐洲的顏那亞鐘杯文化人群征服了安納托利亞農民占統治地位的不列顛半島,島上人群的Y-DNA從I2a替換成了R1b
微信截圖_20210930183638.png

微信截圖_20210930183715.png

微信截圖_20210930223626.png
  • Yamnaya顏那亞游牧者在向歐洲擴張的同時,另一支也在亞洲擴張到西亞、中亞、南亞,最遠到達了新疆和蒙古,他們在中亞創造了Afanasievo?阿凡納謝沃文化,最東進入新疆塔里木盆地形成了小河文化以及Tokharian吐火羅文化。往后顏那亞人群又在中亞形成了Sintashta辛塔什塔文化以及后來的Andronovo安德羅諾沃文化。顏那亞人在亞洲擴張的人群主要的Y-DNA類型是?R1a-Z93(西亞、中亞、中國),R1b-Z2103(不含Z2110,西亞、中亞、中國),R1b-M73(中亞、蒙古高原、中國),R1b-V1636(西亞、中亞、中國),R1b-PH155(中亞、中國)?等分支。
微信截圖_20210930182555.png

微信截圖_20210930184847.png

新疆發掘的阿凡納謝沃文化墓葬
9e7b41cdabbd4dd2905d8a230f52eea7.jpeg
  • Yamnaya顏那亞擴張到中亞形成的阿凡納謝沃人群、安德羅諾沃人群,和擴張到歐洲形成的繩紋器文化人群、鐘杯文化人群都擁有顏那亞人群的共性文化和體貌特征,現代歐洲人和中亞人群在常染色體也有10%~50%的共祖成分。但在各自的文化擴張中也和當地人群不斷融合,又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特征。
  • 安德羅諾沃人群在中亞和南亞與當地土著進一步融合又形成了?Indo-Iran?印度-伊朗人群,這就是歷史中的Ayran雅利安人,并演化成為現代的伊朗人、北印度人、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塔吉克人等中亞印歐語系民族(不包含6世紀從蒙古高原遷來的突厥語系人群)。他們擁有很多相同的印度-伊朗語族詞根和宗教神話傳說。
微信截圖_20210930184342.png

微信截圖_20210930184014.png

微信截圖_20210930184828.png


歐亞大陸經過幾萬年的眾多人群的混合,最終形成了今天的人群特征,地球上從來就不存在“純種”的人類,人類的演化必然包含了族群的分化和融合,我們每個人向上追朔都有幾十萬個祖先,歷史發展的滾滾車輪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
微信截圖_20210930184223.png

微信截圖_20210930184910.png

微信截圖_20210930182836.png


基因助手 GeneU.xyz
?
現代 R1a人群分布
微信截圖_20210930190123.png

?
現代 R1b人群分布
微信截圖_20210930190202.png

?
現代 I2人群分布
微信截圖_20210930210729.png


現代 J2人群分布
微信截圖_20210930210741.png
2021-09-30 ? IP屬地南京
按熱門排序    按默認排序

6 個回復

贊,順便說下老牛頭這個視頻在B站也有,他B站號:老牛頭頭,大家也可以去那里看下。
我是r1b
不錯
古北歐亞出現金發突變,然而文中的所謂他們的后裔金發比例并不高。
西方R和東方O是死對頭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注冊

  • <track id="ffr4e"></track>

      <dfn id="ffr4e"></dfn>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随州市| 班玛县| 灵川县| 大兴区| 清水县| 务川| 民县| 日照市| 甘孜| 广安市| 乌什县| 霍山县| 阿克| 双柏县| 芜湖县| 咸阳市| 义乌市| 唐海县| 通州区| 介休市| 皮山县| 安溪县| 南安市| 长宁区| 抚宁县| 邵东县| 郸城县| 内黄县| 吐鲁番市| 三原县| 阿拉善左旗| 德清县| 凤阳县| 吉木乃县| 汾西县| 宁海县| 永年县| 龙江县| 泰兴市|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