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歷史》——你從何處來?
中國人來自哪里?誰是我們最早得祖先?

這個問題,必須從遠古人類出非洲開始講起。早在1871年,達爾文在《人類起源及性的選擇》中就寫道,“人類的早期祖先曾經生活在非洲大陸,而不是別的地方。”
但是,正如“人類是‘猴子’變的”這一命題曾經引起幾乎全人類的抵制一樣,人類——包括中國人——來自非洲,最初也同樣不會為人們所順利接受。
然而近一個世紀以來,陸續發現的遠古猿人化石,尤其是東非的猿人化石,無可辯駁地證實了這個事實。
我們的祖先是誰?他們經過了怎樣的遷徙之路?科學家們卻并永遠不會駐筆,我們亦不會停止探尋。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或許正在于他從不會停止從各種角度探索一個命題:我們從哪里來,又向何處去。
第一篇《追尋人類足跡計劃:我們都有共同的根》 文/邸笑飛
人類為什么會有體形、外貌、膚色的區別?《出非洲記·人類祖先的遷徙史詩》一書的作者斯賓塞·韋爾斯,描繪了這樣一棵人類大家族的譜系之樹:從前,人類大家庭成員很少,并都居住在非洲大陸,因為干旱與饑荒,一群人離開了家鄉,登上了冒險旅程。他們這些分支散布開來,一直延伸到世界的盡頭。我們都是他們的孩子,我們都有共同的根。
第二篇 《走出非洲:一首數萬年的遷徙史詩》 文/邸笑飛
科學家早就發現150萬年前,直立人第一次“出非洲”,它們分散到世界各地,到達東亞的進化為爪哇猿人、北京人等,留在非洲的一部分在10萬到20萬年,進化成解剖學上的現代人,也就是后來走出非洲的那批人類。
第三篇 《入中國記》 文/葉毓蔚
“X女孩”的DNA檢測結果顯示,她既不是早期人類,也不是穴居人,而是一個此前未知的人類種群。這一發現,意味著人類族譜至少有3個截然不同的成員:現代人、丹尼索瓦人和穴居人。
第四篇 《我們都有一個家》 文/黃艾禾
數萬年前,現代亞洲人的一支,身上帶著O3型的染色體,開始向北遷徙;數千年前,O3-122這一支種小米起家的人,開始向東向南擴展,最終遍布中國大地。
第五篇 《交鋒:缺失的五萬年》 文/孫展
在中國古人類的化石鏈上,出現了距今10萬~5萬年的一段缺環,而這被認為是涉及中國人起源的關鍵所在。這意味著,著名的“北京猿人”根本沒有后代延續到現在,更和目前的中國人沒有什么關系。
第六篇 《解密田園洞人》 文/吳臻
距今1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開始走出非洲,遷徙各地。他們跋山涉水,行蹤萬里。所以現在盡管各大洲的人們在文化、體型、相貌、膚色上各不相同,但事實上85%的基因是人類共有的,只有約不到8%的基因可以作為劃分人種的依據——人與人在遺傳上的差別只有8%,并無種族優劣之分。不同的膚色,猶如化裝舞會上人們所戴的不同面具,無法改變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屬性。
第七篇 《追尋漢語的祖先》文/孫展
分子人類學關于東亞人群DNA的研究,給了語言學家們莫大的啟示,這也許為破解漢語起源之謎提供更多的線索。
第八篇 《隱藏于昆侖神話中的漢藏語族始祖源流》 文/王冰
對遠古人類自非洲遷徙到亞洲的路徑考察之外,以本土各民族神話傳說、歌謠、文獻印證其基因源流考察,則提供了中國人起源研究的另一個角度。
第九篇 《尋找丟失的密碼》 文/黃艾禾
1993年,電影《侏羅紀公園》描繪了一幅從古琥珀中提取恐龍DNA的美妙幻景。 在今天,從三萬年前的古人類遺骨上獲得基因組完整圖譜,已是現實。
這個問題,必須從遠古人類出非洲開始講起。早在1871年,達爾文在《人類起源及性的選擇》中就寫道,“人類的早期祖先曾經生活在非洲大陸,而不是別的地方。”
但是,正如“人類是‘猴子’變的”這一命題曾經引起幾乎全人類的抵制一樣,人類——包括中國人——來自非洲,最初也同樣不會為人們所順利接受。
然而近一個世紀以來,陸續發現的遠古猿人化石,尤其是東非的猿人化石,無可辯駁地證實了這個事實。
我們的祖先是誰?他們經過了怎樣的遷徙之路?科學家們卻并永遠不會駐筆,我們亦不會停止探尋。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或許正在于他從不會停止從各種角度探索一個命題:我們從哪里來,又向何處去。
第一篇《追尋人類足跡計劃:我們都有共同的根》 文/邸笑飛
人類為什么會有體形、外貌、膚色的區別?《出非洲記·人類祖先的遷徙史詩》一書的作者斯賓塞·韋爾斯,描繪了這樣一棵人類大家族的譜系之樹:從前,人類大家庭成員很少,并都居住在非洲大陸,因為干旱與饑荒,一群人離開了家鄉,登上了冒險旅程。他們這些分支散布開來,一直延伸到世界的盡頭。我們都是他們的孩子,我們都有共同的根。
第二篇 《走出非洲:一首數萬年的遷徙史詩》 文/邸笑飛
科學家早就發現150萬年前,直立人第一次“出非洲”,它們分散到世界各地,到達東亞的進化為爪哇猿人、北京人等,留在非洲的一部分在10萬到20萬年,進化成解剖學上的現代人,也就是后來走出非洲的那批人類。
第三篇 《入中國記》 文/葉毓蔚
“X女孩”的DNA檢測結果顯示,她既不是早期人類,也不是穴居人,而是一個此前未知的人類種群。這一發現,意味著人類族譜至少有3個截然不同的成員:現代人、丹尼索瓦人和穴居人。
第四篇 《我們都有一個家》 文/黃艾禾
數萬年前,現代亞洲人的一支,身上帶著O3型的染色體,開始向北遷徙;數千年前,O3-122這一支種小米起家的人,開始向東向南擴展,最終遍布中國大地。
第五篇 《交鋒:缺失的五萬年》 文/孫展
在中國古人類的化石鏈上,出現了距今10萬~5萬年的一段缺環,而這被認為是涉及中國人起源的關鍵所在。這意味著,著名的“北京猿人”根本沒有后代延續到現在,更和目前的中國人沒有什么關系。
第六篇 《解密田園洞人》 文/吳臻
距今1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開始走出非洲,遷徙各地。他們跋山涉水,行蹤萬里。所以現在盡管各大洲的人們在文化、體型、相貌、膚色上各不相同,但事實上85%的基因是人類共有的,只有約不到8%的基因可以作為劃分人種的依據——人與人在遺傳上的差別只有8%,并無種族優劣之分。不同的膚色,猶如化裝舞會上人們所戴的不同面具,無法改變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屬性。
第七篇 《追尋漢語的祖先》文/孫展
分子人類學關于東亞人群DNA的研究,給了語言學家們莫大的啟示,這也許為破解漢語起源之謎提供更多的線索。
第八篇 《隱藏于昆侖神話中的漢藏語族始祖源流》 文/王冰
對遠古人類自非洲遷徙到亞洲的路徑考察之外,以本土各民族神話傳說、歌謠、文獻印證其基因源流考察,則提供了中國人起源研究的另一個角度。
第九篇 《尋找丟失的密碼》 文/黃艾禾
1993年,電影《侏羅紀公園》描繪了一幅從古琥珀中提取恐龍DNA的美妙幻景。 在今天,從三萬年前的古人類遺骨上獲得基因組完整圖譜,已是現實。
你從何處來?在豆瓣閱讀上一本歷史專題的雜志《我們的歷史——你從何處來》,感覺專題不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1 個回復
?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northamerica/usa/1416706/DNA-survey-finds-all-humans-are-99.9pc-the-same.html
?
http://www.genome.gov/19016904
?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