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發現一些祖源計算器的地域分布規律
World K8:東亞與東亞東南部成分相同的界線大約在長江沿線,北緯30度,此線以北東亞成分大于東亞東南部,以南則相反
K12b:東亞與東南亞成分相同的界線大約在云南-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一線,北緯27度,此線以南東南亞成分大于東亞,以北則相反
K13:南嶺,也就是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與廣東廣西交界的位置,大約北緯24度,為西伯利亞成分10%的界線,此線以南西伯利亞成分低于10%,秦嶺淮河一線大約北緯34度為西伯利亞成分20%的界線,此線以北西伯利亞成分大于20%,也就是說秦嶺淮河以南南嶺以北,北緯24-34度西伯利亞成分在10-20%左右。
中國南北人種的大約以長江北緯30度為界,而同樣是長江沿線,北緯30度左右的長三角人種上更偏向于北方型而四川盆地人種上更偏向于南方型。這很可能是因為無論是在史前時期的良渚文化大區(例如上海青浦的崧澤,松江廣富林和閔行馬橋文化都屬于良渚文化的分支)與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龍山文化還是在信史時期的京杭大運河南北的溝通,江南的文化就是像萬千河流??匯入滄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與中原自古就有很多文化和人種上的交流。而南方其他地區在歷史上和北方交流較少,如果去過南方的許多地方就會發現宗祠文化抱團文化是南方文化最顯著的特征,而這種文化唯獨在南方的長三角不存在,所以綜上所述,江浙滬人可以說是在南方的北方人,當然江浙滬地理位置也是南方中的北方
K12b:東亞與東南亞成分相同的界線大約在云南-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一線,北緯27度,此線以南東南亞成分大于東亞,以北則相反
K13:南嶺,也就是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與廣東廣西交界的位置,大約北緯24度,為西伯利亞成分10%的界線,此線以南西伯利亞成分低于10%,秦嶺淮河一線大約北緯34度為西伯利亞成分20%的界線,此線以北西伯利亞成分大于20%,也就是說秦嶺淮河以南南嶺以北,北緯24-34度西伯利亞成分在10-20%左右。
中國南北人種的大約以長江北緯30度為界,而同樣是長江沿線,北緯30度左右的長三角人種上更偏向于北方型而四川盆地人種上更偏向于南方型。這很可能是因為無論是在史前時期的良渚文化大區(例如上海青浦的崧澤,松江廣富林和閔行馬橋文化都屬于良渚文化的分支)與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龍山文化還是在信史時期的京杭大運河南北的溝通,江南的文化就是像萬千河流??匯入滄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與中原自古就有很多文化和人種上的交流。而南方其他地區在歷史上和北方交流較少,如果去過南方的許多地方就會發現宗祠文化抱團文化是南方文化最顯著的特征,而這種文化唯獨在南方的長三角不存在,所以綜上所述,江浙滬人可以說是在南方的北方人,當然江浙滬地理位置也是南方中的北方
11 個回復
贊同來自: Genealogy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此外微基因純北漢用戶的數量大概是純南漢用戶的3-4倍,我看過一張圖,平均北漢成分最高的省份是山東,平均南漢成分最高的省份是廣東,之所以微基因純北漢用戶的數量明顯多于純南漢用戶的數量,是因為北漢的標桿的位置歷史上是中國文化繁榮昌盛的地方,兵家必爭之地山東,人口流動頻繁,而南漢的標桿的位置歷史上是兵家不爭之地,史書記載少,歷史上很長時間都是獨立發展,北漢對應的各種成分也會比南漢對應的各種成分更加復雜,就會有更多的用戶能對應上北漢的標桿而非南漢的標桿。
微基因的純北漢用戶地域分布:北方大部分地區(新疆、青海等西北邊疆地區除外,可能甘肅陜西也算)+江浙滬皖華東地區。除此之外能測出純北漢的概率很低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