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狐仙有狐臭怎么辦?
一記聊齋,世間百態(tài)。
蒲先生筆下的狐仙千姿百態(tài),極大地美化了人間的女性。青鳳、紅玉、嬰寧、胭脂、翩翩、梅女…僅這一系列呼之欲出的芳名就令人垂憐,溫香軟玉,栩栩如生。
此時,美麗的狐仙盈袖一揮,除了滿目的嫵媚,還傳來陣陣幽香……香?
這畫風似乎有點不對了,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卻也有少數人沉醉其中。在西方人中,腋臭又稱為:“body odor”,意思是一種身體的味道,也就是指體味。腋臭,為腋下汗出有特異臭味之病證。又名狐臭、胡臭。其實,從基因的角度分析,我們會發(fā)現,有狐臭才是“正常”,沒狐臭才是“變態(tài)”。
(以下內容節(jié)選自作者知乎 @Lee Sean ,附上原文鏈接。)
?
1、狐臭產生的原因?
?人體的汗腺分為兩種,一種小汗腺,大概占9成,排汗較稀,一般是沒有味道的。另一種大汗腺(又稱頂漿腺),大汗腺集中分布于腋窩、乳暈、陰部、肛門附近,一般也只是分泌少量濃稠的,呈白色、灰白、淡黃、紅色的液體。新鮮分泌物其實只含有蛋白質與脂肪酸,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大汗腺分泌物也是沒有。只是當排至皮膚表面后,分泌物被體表的細菌分解,生成各種不飽和脂肪酸,才有了怪味,也就是狐臭。細菌無處不在,每個人身上都是無法避免的。
?
?
?
2、什么樣的人會有狐臭?
?
那么,問題來了:人人都有大汗腺,人人身上都有細菌,為什么只有少數人有狐臭?按理說,每個人都有大汗腺,每個人身上都有細菌,那么,人人身上都應該有狐臭。
幾千年前的確如此。地球上的老祖先身上都有所謂的“狐臭”,你甚至可以想象一下他們在一起的壯觀場面,氣味很可能幾里之外都能聞得到。
不過,到了大概2000代以前,我們祖輩走出熱帶非洲,進入亞洲溫帶以后,第16號染色體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堿基發(fā)生基因突變,導致大汗腺減少分泌。所以,我們開始沒狐臭了。
ABCC11基因突變主要分布在東亞,因為出汗變少,更加適應溫帶的寒冷氣侯,有遺傳優(yōu)勢,所以經過4萬年的演化,去狐臭的突變基因在東亞反而成了多數,在中國人當中占了95%左右,在華北中原地區(qū)的人口中占了99%以上。因此在中國,變種人才是多數,狐臭反而成了極少數。中國人逃脫了終日生活在狐臭當中的命運。?
其他地區(qū)的人口就沒有中國人這么幸運了。在東亞,韓國人跟中國人差不多,99%沒狐臭。但日本人當中只有84%沒有狐臭,16%的人有狐臭啊!6個人里面就有一個,你想想是什么情景。這還不是最慘的,不在東亞,那就更慘!大洋洲土著只有30%沒有狐臭,白人里面只有10%沒有狐臭!黑人中只有0.5%沒有狐臭!也就是說,除了東亞人以外,歪果仁幾乎人人都有狐臭!還有個很有趣的事情,狐臭還可以用來跟蹤人種遷徙。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也是大多沒有狐臭,說明他們是從亞洲”偷渡"過來的。日本人有狐臭的人集中在原住民阿伊努人中,而不是占主體的大和民族,說明二者的不同起源。看看下面的狐臭基因分布圖,黃色的是沒狐臭的突變型,藍色是有狐臭的野生型。除了東亞這片黃色的土地,其他全世界都是一片狐臭的汪洋大海啊!世界上有狐臭的人遠比沒有狐臭的人多!所以說有狐臭的同學們你們還自卑個啥?“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句話才是真正送給你們的!
?
圖:去除狐臭的突變型基因在全世界的分布(藍色=狐臭型,黃色=突變型)
?
而在動物中,體味是有很大作用,是吸引異性的信息素。狐臭基因才在長期演化中保留下來,成為人人都有的東西。所以才說,有狐臭才是人的常態(tài)。
可能有人會說,人家那是體味(body odor),不是狐臭。圖樣圖森破,告訴你,體味就是狐臭,狐臭就是體味。包括中國古詩說女子“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也是狐臭。一香一臭,看似相反,其實機理完全相同。少了淡了就香,多了濃了就臭,香奈兒5號打翻了瓶子也是要熏死人的。所以只有“薄衫涼”的才是香汗女,要是捂多了衣服,就是“狐臭厚襖熱,熱襖厚臭狐”了。本文說的“沒狐臭”只是沿用大家習慣上的說法,嚴格地說只是“體味變淡”而已,它和有狐臭并不是絕對的區(qū)別,并沒有人是完全沒有體味的。
?
?
3、有狐臭的人身上還有什么其他特點?
大家注意到沒有,大汗腺不僅僅分布在腋下胯下,還分布在外耳道和乳暈。去除狐臭的基因突變還附帶了什么結果呢?
美國的超市里有個奇怪現象,經常有促銷棉簽,而且是超大包!動則300支、600支、1000支裝。按我的經驗,棉簽就是醫(yī)用的,跌破了皮的時候用來涂藥水的。家里也可能備一些棉簽,20支一小包也就夠用一輩子了。其實,美國人的衛(wèi)生間洗漱臺上,除了杯具洗具之外,家家戶戶必備一桶棉簽。難道是美國人的衛(wèi)生間瓷磚太滑,天天上廁所跌破皮?一美國朋友解釋道:棉簽是用來掏耳朵的!原來中國人的耳垢和歪果仁也是不一樣的!歪果仁耳道內大汗腺的強烈分泌能力,造成耳垢油性高,是濕漉漉、稀啦啦、黏糊糊的,看著像蠟油,所以英文管耳垢叫做耳蠟(earwax),醫(yī)學上叫油性耳垢或者濕性耳垢(我們的則是干性耳垢),這種耳朵叫油耳。
?
狐臭和耳垢的類型是同一個基因控制的,所以狐臭和油耳往往同時出現,有狐臭也常伴有油耳。在中國,由于油耳如此少見,人們經常誤認為油耳是一種病,在外國,人人都是油耳!
其實只有油性耳垢才算是真正的耳垢,干性耳垢只不過是死皮脫落而已,油耳的耳垢生成速度和生成量,是中國人干性耳垢不能比的。量如此之大甚至還會自己堵起來!所以歪果仁天天洗完澡第一件事就是拿起香體露擦胳肢窩,第二件事就是拿起棉簽。
我們中國人不需要天天掏耳朵,也是一種好處啊。是不是還是比歪果仁更進化啊?其實還是不一定!
聰明的你一定注意到大汗腺的分布還有個地方我還沒說呢。嗯!乳腺也是大汗腺的一種變體!(嘿嘿,你是不是頓時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這個不用害怕,乳房大小主要還是靠脂肪組織,和乳腺關系不大。乳房大小和泌乳能力也無必然聯(lián)系。
不過乳腺和泌乳能力直接相關啊,有狐臭的人泌乳能力更強,能夠給后代提供更充足的營養(yǎng)。亞洲產婦奶水不足的發(fā)生率,顯著大于西方產婦,這也是去狐臭的基因突變造成的!
所以,去狐臭的基因突變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優(yōu)勢,它也有劣勢。在東亞較寒冷的地區(qū),出汗少的優(yōu)勢大于劣勢,所以成了主流,然而隨著亞洲人一萬年前走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變成印第安人,再南下南美進入熱帶,出汗少反而就成了劣勢了。基因突變本身是無所謂進化或者退化的,它就是瞎變而已,至于能不能遺傳下來就看造化了,至于遺傳下來的基因到底是更適應環(huán)境,還是更不適應環(huán)境,也是隨著時間地點的改變而改變的。把evolution翻譯成“進化”是一種誤導,現在都已經改為更中立的“演化”。
其實本文真正要說的也不是演化,而是要告訴眾男生這樣一個道理:想要老婆奶水足,一定要娶狐臭的女生!(認真臉)
==============實用分割線================
?
這樣一來,我們就很清楚有狐臭并不是什么人類進化的劣勢了。狐臭是顯性遺傳,沒狐臭是隱性遺傳,因此家人有狐臭,遺傳的概率會比較大。狐臭和耳垢(又稱耳屎、耵聹,英語earwax)的類型是同一個基因控制,也就是說,有狐臭的人大部分都會是濕耳垢,兩者之間有很強的關聯(lián)性,但記住不是絕對!這個SNP位點是編號是rs17822931,位于人的16號染色體的ABCC11基因上。
這個位點rs17822931可不簡單哦,一旦突變,很可能會造成非常多的性狀(也就是表型特征)改變,這是基因常見的“一因多效”。狐臭和濕耳垢都是顯性遺傳,如果你的ABCC11基因上,帶有C的等位基因(allele,對于這個基因來說,C是顯性等位基因,T是隱性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基本上表現為顯性性狀的濕耳垢,其基因型可以為CC,或者CT;而只帶有T的等位基因,即TT,則表現為隱性性狀的干耳垢。
?
?
圖片來源:http://www.sofreetech.com/report/detail/3
?
ABCC11這個基因轉錄成的蛋白分布在細胞膜上,干的事情就是把細胞里的一些物質,包括一部分脂類、蛋白等等分泌到細胞外。當rs17822931位點是C時,這個分泌量是比較高的,而當這個位點是T,分泌的效率就低了很多。只要你的兩條ABCC11的等位基因中有一條帶C時,即CC或CT,都表現得差不多,但如果是純合的TT,表現出的分泌量就明顯少了,這也是C相對T是顯性的原因。ABCC11在人體很多地方的都發(fā)揮作用,比如耳道、汗腺、乳腺、腋窩等,因此這一個基因的變化就會導致很多不同地方都產生了表型的改變。? ? ? ?
ABCC11基因表達不僅與耳垢干濕有關,還和泌乳有關,耳垢分泌腺(ceruminous gland)與大汗腺、乳腺同屬于頂分泌腺(英語:apocrine gland)。
另外,日本一項研究發(fā)現,干耳垢類型的母親的初乳分泌率(有些母親幾乎不分泌初乳)顯著低于濕耳垢類型的,且平均分泌量也低。干耳垢的初乳分泌率是32%,而濕耳垢的初乳分泌率是60%。這樣,濕性耳垢可能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小孩抵抗力能強一些。日本的研究同時又發(fā)現,濕耳垢會造成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升高(但對歐洲人的研究沒有發(fā)現濕耳垢與乳腺癌高發(fā)的相關性。)
這樣子也就導致干性耳垢的婦女哺乳期無奶水分泌或者分泌量不足的比例,也高于濕性耳垢婦女。
同樣還是因為ABCC11這個基因,濕性耳垢的人容易產生狐臭。其原因仍然是因為ABCC11基因表達的轉運蛋白負責腋窩下的大汗腺的細胞分泌脂肪酸類物質。這些脂肪酸本身氣味并不大,但對一些細菌來說卻是天然得美味,隨著細菌的繁殖,經過它們降解的產物是一些小分子的有機物脂肪酸,就是狐臭的根源。
從遺傳學來說,因為狐臭(也就是rs17822931的C等位)是顯性遺傳,如果自己是沒有狐臭的TT純合子,而對象是CC純合子的話,頭一代的孩子確實會全都是CT雜合子,也就是濕型耳垢容易產生狐臭的,但同時泌乳能力會更強,能夠給后代提供更充足的營養(yǎng)。所以呢,媽媽有狐臭的孩子有奶喝,看耳垢干濕你就能知道!
?
蒲先生筆下的狐仙千姿百態(tài),極大地美化了人間的女性。青鳳、紅玉、嬰寧、胭脂、翩翩、梅女…僅這一系列呼之欲出的芳名就令人垂憐,溫香軟玉,栩栩如生。
此時,美麗的狐仙盈袖一揮,除了滿目的嫵媚,還傳來陣陣幽香……香?
這畫風似乎有點不對了,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卻也有少數人沉醉其中。在西方人中,腋臭又稱為:“body odor”,意思是一種身體的味道,也就是指體味。腋臭,為腋下汗出有特異臭味之病證。又名狐臭、胡臭。其實,從基因的角度分析,我們會發(fā)現,有狐臭才是“正常”,沒狐臭才是“變態(tài)”。
(以下內容節(jié)選自作者知乎 @Lee Sean ,附上原文鏈接。)
?
1、狐臭產生的原因?
?人體的汗腺分為兩種,一種小汗腺,大概占9成,排汗較稀,一般是沒有味道的。另一種大汗腺(又稱頂漿腺),大汗腺集中分布于腋窩、乳暈、陰部、肛門附近,一般也只是分泌少量濃稠的,呈白色、灰白、淡黃、紅色的液體。新鮮分泌物其實只含有蛋白質與脂肪酸,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大汗腺分泌物也是沒有。只是當排至皮膚表面后,分泌物被體表的細菌分解,生成各種不飽和脂肪酸,才有了怪味,也就是狐臭。細菌無處不在,每個人身上都是無法避免的。
?
?
?
2、什么樣的人會有狐臭?
?
那么,問題來了:人人都有大汗腺,人人身上都有細菌,為什么只有少數人有狐臭?按理說,每個人都有大汗腺,每個人身上都有細菌,那么,人人身上都應該有狐臭。
幾千年前的確如此。地球上的老祖先身上都有所謂的“狐臭”,你甚至可以想象一下他們在一起的壯觀場面,氣味很可能幾里之外都能聞得到。
不過,到了大概2000代以前,我們祖輩走出熱帶非洲,進入亞洲溫帶以后,第16號染色體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堿基發(fā)生基因突變,導致大汗腺減少分泌。所以,我們開始沒狐臭了。
ABCC11基因突變主要分布在東亞,因為出汗變少,更加適應溫帶的寒冷氣侯,有遺傳優(yōu)勢,所以經過4萬年的演化,去狐臭的突變基因在東亞反而成了多數,在中國人當中占了95%左右,在華北中原地區(qū)的人口中占了99%以上。因此在中國,變種人才是多數,狐臭反而成了極少數。中國人逃脫了終日生活在狐臭當中的命運。?
其他地區(qū)的人口就沒有中國人這么幸運了。在東亞,韓國人跟中國人差不多,99%沒狐臭。但日本人當中只有84%沒有狐臭,16%的人有狐臭啊!6個人里面就有一個,你想想是什么情景。這還不是最慘的,不在東亞,那就更慘!大洋洲土著只有30%沒有狐臭,白人里面只有10%沒有狐臭!黑人中只有0.5%沒有狐臭!也就是說,除了東亞人以外,歪果仁幾乎人人都有狐臭!還有個很有趣的事情,狐臭還可以用來跟蹤人種遷徙。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也是大多沒有狐臭,說明他們是從亞洲”偷渡"過來的。日本人有狐臭的人集中在原住民阿伊努人中,而不是占主體的大和民族,說明二者的不同起源。看看下面的狐臭基因分布圖,黃色的是沒狐臭的突變型,藍色是有狐臭的野生型。除了東亞這片黃色的土地,其他全世界都是一片狐臭的汪洋大海啊!世界上有狐臭的人遠比沒有狐臭的人多!所以說有狐臭的同學們你們還自卑個啥?“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句話才是真正送給你們的!
?
圖:去除狐臭的突變型基因在全世界的分布(藍色=狐臭型,黃色=突變型)
?
而在動物中,體味是有很大作用,是吸引異性的信息素。狐臭基因才在長期演化中保留下來,成為人人都有的東西。所以才說,有狐臭才是人的常態(tài)。
可能有人會說,人家那是體味(body odor),不是狐臭。圖樣圖森破,告訴你,體味就是狐臭,狐臭就是體味。包括中國古詩說女子“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也是狐臭。一香一臭,看似相反,其實機理完全相同。少了淡了就香,多了濃了就臭,香奈兒5號打翻了瓶子也是要熏死人的。所以只有“薄衫涼”的才是香汗女,要是捂多了衣服,就是“狐臭厚襖熱,熱襖厚臭狐”了。本文說的“沒狐臭”只是沿用大家習慣上的說法,嚴格地說只是“體味變淡”而已,它和有狐臭并不是絕對的區(qū)別,并沒有人是完全沒有體味的。
?
?
3、有狐臭的人身上還有什么其他特點?
大家注意到沒有,大汗腺不僅僅分布在腋下胯下,還分布在外耳道和乳暈。去除狐臭的基因突變還附帶了什么結果呢?
美國的超市里有個奇怪現象,經常有促銷棉簽,而且是超大包!動則300支、600支、1000支裝。按我的經驗,棉簽就是醫(yī)用的,跌破了皮的時候用來涂藥水的。家里也可能備一些棉簽,20支一小包也就夠用一輩子了。其實,美國人的衛(wèi)生間洗漱臺上,除了杯具洗具之外,家家戶戶必備一桶棉簽。難道是美國人的衛(wèi)生間瓷磚太滑,天天上廁所跌破皮?一美國朋友解釋道:棉簽是用來掏耳朵的!原來中國人的耳垢和歪果仁也是不一樣的!歪果仁耳道內大汗腺的強烈分泌能力,造成耳垢油性高,是濕漉漉、稀啦啦、黏糊糊的,看著像蠟油,所以英文管耳垢叫做耳蠟(earwax),醫(yī)學上叫油性耳垢或者濕性耳垢(我們的則是干性耳垢),這種耳朵叫油耳。
?
狐臭和耳垢的類型是同一個基因控制的,所以狐臭和油耳往往同時出現,有狐臭也常伴有油耳。在中國,由于油耳如此少見,人們經常誤認為油耳是一種病,在外國,人人都是油耳!
其實只有油性耳垢才算是真正的耳垢,干性耳垢只不過是死皮脫落而已,油耳的耳垢生成速度和生成量,是中國人干性耳垢不能比的。量如此之大甚至還會自己堵起來!所以歪果仁天天洗完澡第一件事就是拿起香體露擦胳肢窩,第二件事就是拿起棉簽。
我們中國人不需要天天掏耳朵,也是一種好處啊。是不是還是比歪果仁更進化啊?其實還是不一定!
聰明的你一定注意到大汗腺的分布還有個地方我還沒說呢。嗯!乳腺也是大汗腺的一種變體!(嘿嘿,你是不是頓時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這個不用害怕,乳房大小主要還是靠脂肪組織,和乳腺關系不大。乳房大小和泌乳能力也無必然聯(lián)系。
不過乳腺和泌乳能力直接相關啊,有狐臭的人泌乳能力更強,能夠給后代提供更充足的營養(yǎng)。亞洲產婦奶水不足的發(fā)生率,顯著大于西方產婦,這也是去狐臭的基因突變造成的!
所以,去狐臭的基因突變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優(yōu)勢,它也有劣勢。在東亞較寒冷的地區(qū),出汗少的優(yōu)勢大于劣勢,所以成了主流,然而隨著亞洲人一萬年前走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變成印第安人,再南下南美進入熱帶,出汗少反而就成了劣勢了。基因突變本身是無所謂進化或者退化的,它就是瞎變而已,至于能不能遺傳下來就看造化了,至于遺傳下來的基因到底是更適應環(huán)境,還是更不適應環(huán)境,也是隨著時間地點的改變而改變的。把evolution翻譯成“進化”是一種誤導,現在都已經改為更中立的“演化”。
其實本文真正要說的也不是演化,而是要告訴眾男生這樣一個道理:想要老婆奶水足,一定要娶狐臭的女生!(認真臉)
==============實用分割線================
?
這樣一來,我們就很清楚有狐臭并不是什么人類進化的劣勢了。狐臭是顯性遺傳,沒狐臭是隱性遺傳,因此家人有狐臭,遺傳的概率會比較大。狐臭和耳垢(又稱耳屎、耵聹,英語earwax)的類型是同一個基因控制,也就是說,有狐臭的人大部分都會是濕耳垢,兩者之間有很強的關聯(lián)性,但記住不是絕對!這個SNP位點是編號是rs17822931,位于人的16號染色體的ABCC11基因上。
這個位點rs17822931可不簡單哦,一旦突變,很可能會造成非常多的性狀(也就是表型特征)改變,這是基因常見的“一因多效”。狐臭和濕耳垢都是顯性遺傳,如果你的ABCC11基因上,帶有C的等位基因(allele,對于這個基因來說,C是顯性等位基因,T是隱性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基本上表現為顯性性狀的濕耳垢,其基因型可以為CC,或者CT;而只帶有T的等位基因,即TT,則表現為隱性性狀的干耳垢。
?
?
圖片來源:http://www.sofreetech.com/report/detail/3
?
ABCC11這個基因轉錄成的蛋白分布在細胞膜上,干的事情就是把細胞里的一些物質,包括一部分脂類、蛋白等等分泌到細胞外。當rs17822931位點是C時,這個分泌量是比較高的,而當這個位點是T,分泌的效率就低了很多。只要你的兩條ABCC11的等位基因中有一條帶C時,即CC或CT,都表現得差不多,但如果是純合的TT,表現出的分泌量就明顯少了,這也是C相對T是顯性的原因。ABCC11在人體很多地方的都發(fā)揮作用,比如耳道、汗腺、乳腺、腋窩等,因此這一個基因的變化就會導致很多不同地方都產生了表型的改變。? ? ? ?
ABCC11基因表達不僅與耳垢干濕有關,還和泌乳有關,耳垢分泌腺(ceruminous gland)與大汗腺、乳腺同屬于頂分泌腺(英語:apocrine gland)。
另外,日本一項研究發(fā)現,干耳垢類型的母親的初乳分泌率(有些母親幾乎不分泌初乳)顯著低于濕耳垢類型的,且平均分泌量也低。干耳垢的初乳分泌率是32%,而濕耳垢的初乳分泌率是60%。這樣,濕性耳垢可能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小孩抵抗力能強一些。日本的研究同時又發(fā)現,濕耳垢會造成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升高(但對歐洲人的研究沒有發(fā)現濕耳垢與乳腺癌高發(fā)的相關性。)
這樣子也就導致干性耳垢的婦女哺乳期無奶水分泌或者分泌量不足的比例,也高于濕性耳垢婦女。
同樣還是因為ABCC11這個基因,濕性耳垢的人容易產生狐臭。其原因仍然是因為ABCC11基因表達的轉運蛋白負責腋窩下的大汗腺的細胞分泌脂肪酸類物質。這些脂肪酸本身氣味并不大,但對一些細菌來說卻是天然得美味,隨著細菌的繁殖,經過它們降解的產物是一些小分子的有機物脂肪酸,就是狐臭的根源。
從遺傳學來說,因為狐臭(也就是rs17822931的C等位)是顯性遺傳,如果自己是沒有狐臭的TT純合子,而對象是CC純合子的話,頭一代的孩子確實會全都是CT雜合子,也就是濕型耳垢容易產生狐臭的,但同時泌乳能力會更強,能夠給后代提供更充足的營養(yǎng)。所以呢,媽媽有狐臭的孩子有奶喝,看耳垢干濕你就能知道!
?
14 個回復
贊同來自: 費力科思 、黑克仔 、黃隆思
?
A SNP in the?ABCC11?gene is the determinant of human earwax?type,?http://www.nature.com/ng/journal/v38/n3/abs/ng1733.html
?
日本人2006年發(fā)在Nature Genetics上的
贊同來自: wang 、radar
贊同來自: wang 、崔國進
贊同來自: 藍星旗 、WeGene_5A862F03
贊同來自: 崔國進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937735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