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發現肝癌轉移關鍵突變基因
?
?我國科學家利用先進DNA測序技術對乙肝病毒感染相關的肝癌原發灶和侵犯肝臟門靜脈的轉移灶的全部基因組外顯子進行比對分析,發現腫瘤細胞存在347個突變基因,平均每個腫瘤樣本有30-40個基因突變,其中大多數基因突變是第一次在肝癌樣本中發現,并且在原發灶和轉移灶中同時出現,“說明肝癌發病和轉移與基因突變密切相關,而轉移相關基因在原發腫瘤中即發生突變,而非腫瘤轉移過程中發生?!绷硗鈴膲A基突變規律發現,突變除受黃曲霉素和內源代謝產物影響外,也可能與植物特定成分如馬兜鈴酸和塑料工業污染物有關。?
?
相關研究成果于8月27日在國際頂尖學術雜志《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網上發表。有關專家高度評價“這是第一次利用新型大規?;蚪M分析技術研究肝癌轉移問題,所獲結果將為肝癌診斷、預后、治療以及開發新型治療藥物奠定基礎。”?
?
肝癌是一種嚴重威脅人們健康的惡行腫瘤,素有“癌王”之稱,每年約有70萬死于肝癌。在中國,肝癌每年發病人數超過25萬人,其發病率主要與乙肝病毒感染以及食物受黃曲霉素污染有關。肝癌死亡的原因主要與其高度轉移特性有關,常常侵犯肝內血管而后廣泛轉移而導致患者死亡?!暗珜е赂伟┺D移的分子機制不清楚,尤其決定腫瘤細胞轉移的內在變異基因尚沒有確定?!表n澤廣表示,“而確定關鍵突變基因將為患者的診斷、分型和靶向治療奠定堅實基礎?!?
?
這為了篩選和鑒定肝癌轉移的關鍵突變基因,韓澤廣、鄧慶和黃健領導的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和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腫瘤基因組課題組與上海生物芯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無錫市人民醫院等合作,在國家科技部973計劃和衛生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等支持下,開展了這項研究工作。?
?
這為了確定哪個突變基因在肝癌轉移中發揮關鍵作用,研究人員進一步對這些突變基因在大量肝癌樣本中進行評估以及大規模的功能實驗分析。結果表明,大多數基因突變不是關鍵的,而僅少數基因突變決定了腫瘤發病和轉移,其中ARID1A、VCAM1和CDK14等基因突變發揮關鍵作用?!癆RID1A和VCAM1基因在功能正常時起抑制腫瘤細胞作用,當突變發生導致基因功能喪失或者表達降低時,腫瘤細胞會增殖加快、運動和侵襲能力增強?!蹦壳耙呀洶l現,13%肝癌患者發生ARID1A基因突變;VCAM1除了突變外,還在多數肝癌樣本中表達下降。而與細胞增殖相關CDK14基因突變則會增強該基因功能,導致細胞生長加快,促進轉移,可能是肝癌治療新靶標。?
?
該課題組在肝癌基因組學研究獲得國際同行的認可,韓澤廣教授受國際權威雜志《基因組和人類遺傳學年鑒》(Annual Review of Genomics and Human Genetics)邀請撰寫綜述(2012年),全面闡述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尤其包括該課題組對肝癌研究對肝癌發病機制研究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和潛在臨床應用價值。(來源:科學網 黃辛)
?
0 個回復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