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管不住這張嘴!——你有暴飲暴食癥嘛?
位于基因NR3C1的位點rs6198被證明與暴飲暴食癥相關。 研究者調查了572名意大利患者中的分布發現,118名神經性厭食癥患者,108名神經性貪食癥患者,62名暴食癥患者,177名肥胖非暴食癥患者,107名正常,其中rs6198與暴食癥狀(Binge eating symptoms)有關。 該位點的突變會引起糖皮質激素抵抗(Glucocorticoid resistance),進而出現暴食癥
創建自己的解讀項目, 并與 WeGene 的眾多用戶分享
位于基因NR3C1的位點rs6198被證明與暴飲暴食癥相關。 研究者調查了572名意大利患者中的分布發現,118名神經性厭食癥患者,108名神經性貪食癥患者,62名暴食癥患者,177名肥胖非暴食癥患者,107名正常,其中rs6198與暴食癥狀(Binge eating symptoms)有關。 該位點的突變會引起糖皮質激素抵抗(Glucocorticoid resistance),進而出現暴食癥
這是一個通過對你基因組中8個位點基因型進行打分,預測你左手食指和無名指長度差異的微解讀。 研究單核苷酸多態性位點與食指:無名指長度比值(2D:4D ratio)的關聯性分析的文章已有多次報道,但最近的一篇薈萃分析[1]以巨大樣本量獲得了根據有說服力的結果,找到了共 12 個 (其中 9 個是新發現的) 位點,另外還有一個只與女性 2D:4D ratio 相關的 SNP 位點。 在文獻中,作者給出了顯著關聯的 SNP 位點對 2D:4D ratio 的貢獻值,我采用的模型通過計算用戶基因型對應的貢獻值,將各個位點貢獻值相加,得到最后的分數。 在這 12 個位點中,只有 rs340600、rs314277 存在于 WeGene 檢測范圍之內。由于沒有全部用戶的數據,所以我只好根據 1000 Gemomes 中與顯著關聯位點強連鎖的位點,去推算用戶可能的基因型,并給出相應的打分。后期如果有辦法做 imputation 的話,我想結果會更準確。 而目前,由于從文獻中只拿得到貢獻值,而沒有關于 2D:4D ratio 人群平均數等更多的信息,所以目前根據得分的預測只是我個人粗略估計的結果。希望大家能夠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你的得分和你的真實情況(食指明顯短于無名指、食指與無名指幾乎一樣長、食指長于無名指等),幫助我做下一步更好的改善。當然啦,如果 WeGene 能夠對所有用戶進行打分,然后計算出大家分數所處的位置,結果也會變得更好~ 希望大家留言你的得分和真實情況 1/3 希望大家留言你的得分和真實情況 2/3 希望大家留言你的得分和真實情況 3/3 --------------------------------- 手指比例,被認為是許多表型的外在標志 食指與無名指的長度比,可以分成 3 種類型,分別是食指長于無名指 (Type1)、食指與無名指幾乎一樣長 (Type2)、食指短于無名指 (Type3)。 關于2 D:4D 比值的關聯性研究還表明,女性的比值要普遍高于男性,而發育生物學研究,也確實表明了手指比例與雄性激素的接收量有關[2]。在手指比例與性激素相關聯的基礎上,研究者們發現了諸多可以用 2D:4D ratio 作為分類標志的表型。比如,去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食指比無名指短的群體骨骼指標的生物學衰老更加迅速[3];再比如,食指比無名指短的男性群體關節炎的風險更大[4]、嚴重關節炎下關節置換術的幾率也更大[5],等等。大家可以去 PubMed 上自由探索! --------------------------------- 參考文獻 [1] Warrington NM,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nine novel loci for 2D:4D finger ratio, a putative retrospective biomarker of testosterone exposure in utero. [2] Berenbaum, S.A., et al. Fingers as a marker of prenatal androgen exposure. [3] Kalichman L, et al. 2D:4D finger length ratio and skeletal biomarker of biological aging. [4] Zhang W, et al. Index to ring finger length ratio and the risk of osteoarthritis. [5] Hussain S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dex-to-ring finger length ratio and risk of severe knee and hip osteoarthritis requiring total joint replacement.
作為一個吃貨,腸道脆弱還怎么達成吃遍天下美食的心愿?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吃貨,必備修養就是先了解你的腸道腫瘤易感性。“腸”健康,才能常健康哦~ 結直腸癌起源于結腸腺瘤,是我國最為常見的癌癥之一,近年來發病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尤其在一些地區年齡超過50歲的人,更是腸癌的多發人群,不論男女,結腸癌與直腸癌的發病比例約各占其半。而且城市遠高于農村,明確診斷者約80%為進展期結直腸癌,進展期結直腸癌的治療,目前仍以手術、放療和化療為主要治療手段。 2018年在胃腸道頂尖雜志《Gastroenterology》上有研究者發表論文,通過對已知的與結直腸癌發生相關的48個位點進行系統的遺傳風險評分(Genetic Risk Score,GRS),來評價個體的結直腸癌發病風險。本應用根據該項研究的結論,構建了進展期結直腸癌易感性風險評價系統,對我們的腸道的“硬核”程度進行解讀~ 當然,如果你的腸道并不夠硬核,也請不要過度焦慮,少食紅肉、少久坐、多運動,都能夠幫助你使腸道保持年輕態!如果超過了45歲,請定期進行腸道腫瘤的篩查,及時留意排便習慣的改變,愿每個人都能“腸”健康! 參考文獻: Genetic Risk Score Is Associated With Prevalence of Advanced Neoplasms in a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Population. Gastroenterology. Jul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