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午夜精品,日本二手网站,国产AⅤ爽AV久久久久成人社区,日本一二三区不收费av

使用 WeGene 需要啟用 Cookies, 請啟用后刷新頁面獲得更好的體驗
冷冷的MYT1L基因 綜合討論組

一個有趣的發現,o1a和o1b在東部沿海和中部高頻出現

o1a毫無疑問是越人,理論東南沿海最高!o1a發源于廣西一帶,高頻地區居然沒有廣東廣西。

江蘇浙江福建不是號稱衣冠南渡嗎?不都說自己祖先北方來的嗎?咋這么多父系越人?是中原人長得比越人丑的緣故嗎?所以越人父系得到很好保存嗎?

那為何廣東的越人父系就低了呢?不是說當年幾十萬大軍和土著和諧共處的嗎?

o1b發源于北部灣附近,是南方漢人代表,理論上是在華南一帶取締了o1a,毫無疑問長江以南高頻,依舊沒有廣東廣西。

難道真正越人是江浙一帶,給中原漢人騰籠換鳥的是廣東人和湖南人江西人?

可否理解成中原人遷移路徑為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

而越人遷移路徑是海南廣西→福建臺灣→江蘇浙江
根據畬族的遷移路徑,是否其他越人也跟畬人一樣往北遷移?(畬族,中國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來,畬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還到貴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

個人只是人類分子學和歷史比較感興趣,平時都是喜歡在網上收集資料,并沒有專業知識。
希望拋磚引玉,有沒有專業人士科普一下。
1712291921e8d4d210f8ec95bf.png
2018-07-07 ? IP屬地深圳
按熱門排序    按默認排序

28 個回復

o1b是泰國為中心向四周遞減,一個東南亞基因。兩廣常染北漢極少甚至根本沒有,而江南是5到7成。從外貌也能分辨江南人和兩廣人,北方人容易辨認兩廣人,而不易辨出江南人與自己的差異。
那有沒有越南人或者是京族人測出的父系y染是什么?
哪來的o1a起源于華南的說法,o1a就是良渚基因,越人本來就是江浙人,吳越爭霸總聽說過吧,華南地區的那叫南越(粵),意思是越地以南,是o1b起源地
東晉除了北方門閥,多數北來的庶民,不但沒實力“種族滅絕”吳越土著,更是淪為江東的奴隸和社會底層的。北方庶族叫做傖荒,基本是東晉北伐和時屯守邊境的炮灰,性質基本和近代國黨抓的北方壯丁是一樣的。

而北來的上流門閥若不討好吳越土著,結交吳越貴族,也根本不可能在江東立足。因為吳越和其他不知是真是假還是抱大腿的所謂“百越”有本質性區別,不需要中原移民,僅是學習中原文明就可以北伐爭霸,三分天下。

看魏晉南北朝的語言研究,即使衣冠南渡了,南朝數百年中吳語也是和中原河洛語言并列的官方語言。甚至吳語一度占據上風,如王導那樣的大貴族也要爭相學習。

所謂的中原移民作為難民,非但不像某些人歪歪出來和游牧民族一樣“種族屠殺”當地土著,甚至連同化土著都勉強,實際上是同化兼融入了本地,是一種相融的狀態。

樓上說歷史是“中原移民”不斷戰領南方的循環”,我看歷史是北方難民如近現代黃泛區人民一般,如潮水蝗蟲一樣東遷南移的循環。他們人口當然占優勢,但存活率就很低了,有今天的比例已經不錯了。而那部分存活下來的,大概也必然是古中原中的貴族精英了。
O1最多的是臺灣原住民。
漢族里的O1a主要是下游的F492,這個類型在百越民族里比較少見,也就是說漢族里大部分的O1a與百越無關。
?
bunnyfz - O1a1b
我來告訴你現代華南地區O1a為什么沒那么多,因為5000年基本前在豫魯蘇皖交界。或者叫黃淮、江淮,中原東部地區。近3000年中國人口遷移主流是南下為主,所以總體上也是南遷幾百公里,重心從淮河流域遷到了江南?;蛘咦咧芯€從豫南遷到了江西湖南。
o2一直是c2的奴隸。o1上限完爆o2,可以摸到白人的邊,下限比o2低點。
天啟霸下 - 天啟霸下
廣西O1B好突出,等待更多數據,弄不好會跌破一些人的眼鏡。
O1b壯族高頻,哪個告訴你說廣西不高頻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衣冠南渡的時候,中原因為給北方人南下入侵,所以不得不選擇和浙江本地士族和平共處。
不過話說回來,衣冠南渡的時候,南下的中原貴族其實還是遭受浙江本地士族的劇烈反抗,導致南宋統治階層的不團結,所以南宋國力一直很垃圾,越南就是那時丟的~
[ 由于內容不當, 此內容已被隱藏 ]
Mehmet - R1b-Z2106-CTS8966
基因助手可查詢任意Y單倍群和mt單倍群在全國各省市的分布情況。
?
http://gene.mahui.me
?
以你的邏輯 解釋下492為什么那么多 你認為的越人簇 越人代華夏?
至于在全國比例中,廣西的o1b只占在全中國到4%,那只能說明廣西人來這個公司測的人數比別的省少,跟o1b在哪里高頻有什么關系?
你是不是對高頻這個詞有什么誤解,在廣西的微基因用戶中,不分民族測出o1b占百分之三十以上。如果分民族,o1b在壯族中可能百分之五十以上。
江小青 - 噢噢噢哦哦
江蘇o2a2b2a1a 路過
我比較同意這種遷移路徑?,F今的華東吳語系從文化和體形上看,保留相對完整,受外界影響不大。
衣冠南渡又不是把土著種族滅絕而是文化同化。樓主此貼其心當誅。
衣冠南渡說的是文化,其次,人類的遷移是雙向甚至多向的,一個漢人從晉代南渡其后代也可能繼續北上,特別戰爭引起的從軍,逃難,懲罰性的遷移,都會造成上述觀點。
文化上廣東確實比福建更與北方相近,因為歷史上不斷有南下漢族進入廣東,可是血統上廣東受當地數量可觀的少數民族影響很大,這些都是民族學,歷史學都證明過了,和常染都一一對應的。福建血統比廣東北,原因是漢代漢武帝的時候把福建的閩越人遷移到了江淮間,所以福建受當地的土著影響比廣東少得多。
“O1a是越人”,“越人基因型是O1a居多”,這兩種表述的含義完全不同!切勿以偏概全??!
你可以聽聽葛劍雄講的中國移民史。據他所講,南向移民路線主要有三條,一條是沿贛江順流南下,一條是沿西邊的漢江支流南下,還有一條路徑我記不清了,好像是在這兩條路徑之間。所以南下的漢人主要是先到達江西和珠三角,再向兩邊擴散。福建的地形也是多山少平原,不利于交通和農耕,所以北方漢人不愿意去,而一部分百越人就留下來了。還有語言方面。我看李輝把北方的普通話和廣東話都歸入了古秦語分支,把閩南話歸入了古楚語系。這也說明廣東和北方的關系比福建更近。
?
?
多補充一下。

良渚覆滅的戰場骨骼堆里面,是在一千多個良渚人里面發現了兩個戰死的北方士兵。

兩湖的百越屈家嶺文化在新石器時代已經被中原的龍山文化多取代了。

不是封建時代,中原人開始占據江南兩湖。
從新石器時代末期,夏商周開始,
江南兩湖的統計層已經是中原地區的龍山文化后裔。

往后歷代不斷重復中原士族占領南方的歷史循環而已。
舊o1 o2不就是良渚百越嗎。

珠三角地區近代才有大批量的北方移民。
o1b原來的o2a分布比o1a還南,東南亞第一單倍群,漢化時間還晚。
父系分布隔壁的聚類圖,包括江浙的華東漢那個圈不是最靠近北方圈?
1.png

?
這個圖表不全吧?圖中所有父系加起來才多少?是哪里統計的?懷疑統計數據本身就不準,不能反映真實分布情況。
你的問題也是我想知道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注冊

  • <track id="ffr4e"></track>

      <dfn id="ffr4e"></df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吉县| 子洲县| 嘉善县| 江都市| 渝北区| 丹凤县| 信丰县| 宜昌市| 务川| 乌兰浩特市| 象州县| 璧山县| 通许县| 四川省| 临湘市| 汉中市| 临汾市| 庆安县| 瑞昌市| 屏南县| 伊春市| 金坛市| 抚顺市| 阿鲁科尔沁旗| 南京市| 正定县| 九寨沟县| 旺苍县| 瑞昌市| 桃源县| 华蓥市| 南汇区| 荥阳市| 邢台市| 盘山县| 禄劝| 凉山| 香河县| 泗洪县| 安顺市| 甘南县|